送走了三位仙人,吳馳也陷入了沉思中。
庭民眾已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民心所向,又在何方?
紫衣臨行前提出來的這個問題確實難住了他。
何謂民心?
無非是人民百姓們最重要且最普遍的需求,做為統治者,能滿足了人民的這種需求,自然就得到了民心,若是滿足不了,甚至還會有損於人民的希望,那麼自然會失去民心。
凡間人民之最重要最普遍的需求很容易把握,吃飽穿暖健康長壽,也就已經足夠,可那庭,這些都已經實現,其民眾需求,必然跟凡間有所不同。
那麼,那些大神仙們的真正需求又是些什麼呢?
吳馳沒做過神仙,自然想不明白。
一貫作風,想不明白就不想。
洗臉洗腳上床,啪啪啪之後睡個好覺,上的事情自然有該管的神仙來管,關老子一凡人屁事呢?
次日,陽光明媚和風熏暖,連續了近兩個月的白不下夜裏下的奇葩氣終於結束了。
大唐國的文武百官長舒了口氣,連忙行動起來,帶領百姓搶收田地裏或許還存在的一點點收成。
“作孽啊!”
吳馳倚在樓上的露台欄杆上,發出了如此感慨。
這倒不是因為憐憫百姓,而是忙活了這麼久,沒怎麼賺到錢不,還讓江南人民蒙受損失,而這種損失,勢必會影響了他的上人家的生意。
其他各地調來的賑災糧已經抵達金陵,而吳馳貢獻出來的兩萬石稻米更是起到了大作用。原本朝堂上李景遂的那一派黨羽眼看著老大回歸無望,早就生出了另抱大腿的心思,而李弘冀的稻米資源,剛好給了這些人最好的契機。
於是乎,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改了庭換了麵,搖身一變,成了吳王殿下的忠實擁躉。
僅是兩萬石稻米,折合銀兩不過六萬餘,便使得李弘冀統一了大唐朝堂,這買賣,擱在誰身上也會在夜裏偷偷笑醒。
尼瑪,虧大發了!
當李弘冀前來向吳馳表示感謝之時,那吳馳的第一反應就是想抽自己兩個耳光。
好在李弘冀尚且講究,得了吳馳的好處,便想著要回饋吳馳利益。
“吳兄,大唐正東近鄰大海之處,另有一座城池名曰姑蘇,姑蘇城之富饒,猶過金陵,若是吳兄能在姑蘇城內再開一家上人家分號的話,其生意必然趕超金陵分號。”
姑蘇便是蘇州。
吳馳即便是學渣一枚,但也聽過上有堂下有蘇杭的法,更是知道這姑蘇城自打戰果時期吳越爭霸之時便是一塊富饒之地。
而且,那地方據還盛產美女。
吳馳的興趣登時爆發。
“這倒是個好建議哈,隻是……”
吳馳的隻是,指的是人手不足。
放下了糧食生意,那石守信又有了空閑,不過,單一個石守信是絕對開不起一家分號來的,想把姑蘇城分號一炮打響,還需要一大批成熟的廚師跑堂以及歌星舞女等等。
但,李弘冀卻把吳馳的隻是理解成了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