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奉命拜訪如來佛 輕慢被貶金蟬子(1 / 2)

第二天……

王曜早早起身,來到老祖跟前道別。

老祖道:“徒兒啊!記得看好你那個不成器的師弟,若他有大難,你可前來稟報與我!”

王曜心中道:“恐怕你對那個“不成器”的徒弟比對我還好呢!”但嘴上仍是說:“徒兒記住了!”

老祖點點頭,取出一封信遞給了王曜道:“如來乃是我的師兄(注:關於菩提老祖到底是誰眾說紛紜,因劇情需要,本書取其一種說法來寫),我二人很久沒有見過麵了,你可前去拜訪他一下,同時將這封信交予他,他看完信自會明白的!”

王曜聞言驚喜異常,沒想到師父與如來是師兄弟,同時又恍然大悟,怪不得菩薩奉旨去尋找取經人時,路上遇到的沙僧和豬八戒,取的法名與孫悟空一樣也都是“悟”字輩,看來巧合之中還有著必然的因素在內。

想想能與如來攀上交情,王曜心中樂開了花,但卻不敢表現出來,而是恭聲道:“知道了,師父!”

老祖點點頭:“你去吧!”

………

靈山正在西牛賀洲,與方寸山離得雖遠,但王曜連翻幾個筋鬥雲之下倒也沒用多長時間便看到了靈山所在。

此乃佛家聖地,王曜自不敢直接飛過去,便落下身形,站到了一條大河南岸舉目望去。

隻見這條大河寬約五、六裏,河中激浪翻滾,波濤洶湧,對岸靈山的整個輪廓都籠罩在祥雲之中,而四周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河上有一座橋,說小不小,因為這座橋直通對岸,說大卻也不大,因為橋麵隻是一根光滑的柱子而已。

走到近處再看,橋頭有一石碑,上寫“淩雲渡”三個大字,而橋麵的柱子赫然是一整根圓木,圓木上泛著幽幽白光,一看便知其光滑異常。

王曜知道此處,唐僧幾人就是渡過此河才到達雷音寺的,但他們有接引佛祖來接,而自己隻能通過這個獨木橋過去了,雖然這根獨木也忒長了點。

雖然已經修成仙,但王曜仍免不了做凡人時的毛病,雖然他就算不會遊泳掉進河裏也絲毫無事,可一看腳下近在咫尺的波浪卻仍有點頭暈,在橋上歪歪斜斜走了幾步就差點滑倒,險些掉進河裏,連忙佝僂著身子搖搖晃晃的回到了橋邊。

這下王曜犯愁了,飛過去吧,顯得不尊重,不飛吧,卻又不好穩住身子,那這河可不好過了。

冥思苦想了好一會,王曜仍是沒有法子,無意間回頭一望頓時眼前一亮。

後麵是一片紫竹林,微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王曜喜滋滋的過去弄了一根,去葉折枝後做成了一根竹竿,拿在手中得意的笑了起來。

就這樣,王曜用竹竿當做平衡木向對岸走去。

有了竹竿在手,走在獨木橋上果然穩當了許多,王曜緊盯著對岸目不斜視,就連浪花打濕了麻鞋也不向下看,就這樣走了小半個時辰才堪堪走到河中間。

這時一道祥雲落在了對岸,祥雲消散,現出了一個老和尚,一動不動的看向王曜。

此時離對岸尚遠,王曜也看不清這個老和尚的模樣,心喜道:“難不成佛祖知道我要來,所以派人來接我了?”當下更加賣力的向對岸走去。

眼看走到對岸,王曜這才看清來人模樣,隻見這人身穿金黃色佛衣,麵色雖老,但卻沒有一絲皺紋,手撚一串佛珠,而其全身金光四射,頭上更是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正微笑著望著自己。

王曜心道:“這就是接引佛?好像他還叫做什麼“光王佛”,難道他是來接自己的?”

不多時,王曜來到老和尚身邊,雙掌合十,虔誠道:“弟子今奉師命,特來拜見如來佛祖的!”

光王佛笑道:“今早如來講法,忽道有人前來參拜,便請我前來接引,你跟我來吧!”說完便回身向山上走去。

王曜跟在光王佛身後仔細看去,光王佛全身在日光照耀下金光閃閃,直晃的王曜睜不開眼睛,心中疑惑道:“怪不得佛祖個個都是金光四射,穿這麼一件佛衣,能不晃眼嗎?可是其光頭上的五彩霞光顯然不是陽光反射便能做到的,難道他們在頭上抹了什麼反光物質不成?”

走到靈山腳下,光王佛停住腳步笑道:“施主你可以自行上去,我就不送了!”

王曜恭聲道:“多謝大師了!”

光王佛架起祥雲飛的不知所蹤,王曜抬頭上看,隻見靈山直插雲霄,奇峰林立,怪石嶙峋,處處長滿了奇花仙草,偶有仙猿在果林出沒,白鶴立在鬆枝上歡鳴,而最上麵隱隱現出一座寶刹,正是大雷音寺。

拾階而上,王曜左瞅瞅、右看看,隻見四周全是美景,看了這處心中舒展,看了那處又舍不得移開目光,就這樣瞻前顧後的走了不知多長時間,大雷音寺終於近在眼前了。

此時寺內陣陣禪唱傳入耳中,王曜聽著心中一陣愉悅,不覺便沉醉在了其中。

這時寺門大開,從裏麵走出了兩個和尚來,其中一個道:“你可是前來拜訪我佛如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