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她很有錢,但平時仍然十分注意節儉,特別會精打細算。老太太還很愛唆,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引起她一刻不停地嘮叨和抱怨,再加上她為人又刁鑽刻薄,她的仆人們都不是很喜歡她。
有一次,她托人雇了兩個年輕的女仆,為她紡紗織線。由於覺得自己在這兩個女仆身上比其他仆人多花了三十五塊錢的介紹費,所以,她決定還從這兩人身上把不應該花費的撈回來,這下可苦了兩個年輕的女仆了。但老太太不管那麼多,她認為:既然我出錢雇了你們,那麼為我幹活兒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每天天還沒亮,當她養的那隻大公雞一叫,老太太就穿上鹿皮襖,戴上狐皮帽子,起來生上壁爐的火,然後一刻不停地、顫巍巍地走到紡織姑娘住的柴房裏,用她瘦得隻剩下皮包骨頭的老手把正在睡夢中的兩個姑娘推醒,嘴裏還吵著:“起來,起來,雞都叫了,還睡懶覺,起來幹活。不許偷懶,起來,起來,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懶啊!”兩個可憐的姑娘被迫起來,努力睜開困倦的雙眼,來到紡織機前,開始工作。倘若有哪個姑娘稍微起得慢一點兒,老太太就會用她的手杖毫不留情地向姑娘頭上敲擊,嘴裏還不停地嘟嘟囔囔。就這樣,兩個姑娘開始了她們一天的工作,而且一整天她們都守在紡織機旁,不停地紡線,一刻也不能偷懶,一天下來疲憊不堪。然而,剛躺到床上休息一會兒,雞就叫了,隨後,老天經地義: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
太太馬上就又像幽靈一樣地出現在她們的床前麵,逼她們去幹活。
就這樣,從早晨到晚上,從春天到秋天,兩個可憐的小仆人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她們覺得累極了,不停地埋怨那隻討厭的大公雞:
“都是你,你幹嗎叫那麼早,你不叫,老太太起床可能會晚點兒,我們也能多睡會兒,都是你這隻討厭的壞東西!誰叫你瞎叫亂叫,你不得好死!”
然而,這又能改變什麼呢?
一天,機會終於來了,女主人和其他的仆人都參加森林篝火會了,兩個姑娘因為還有工作要做,所以被留在家裏。她們兩個商量了一下,就大著膽子到雞舍裏,把那隻早早進窩正在酣睡的大公雞揪出來,點著大公雞的腦袋數落它的罪狀。誰料越說越氣,老是挨主人杖敲的女仆一把抓過公雞,揪住脖子,三兩下就把雞頭擰下來,把雞身子扔在了一邊,大公雞還沒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就一命歸西了。兩個姑娘總算出了一口惡氣,心想:這下,終於可以不必再起那麼早了。
然而,事情完全出乎意料,可惡的大公雞是不再叫了,但老太太催她們起床的時間卻更早了,因為現在老太太把大公雞的死遷怒到她們身上,讓她們起得更早了,並且每天怕錯過時間,幾乎她們剛沾上床板、閉上眼睛,老太太就來把她們叫醒,這時甚至所有的公雞都還沒有開始打鳴。直到現在,兩個女仆人才明白:她們剛跳出一個火坑,卻又落入了另一個更深的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