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問她說話是不是有點像我這樣,說普通話,或者說話你偶爾會聽不懂呢?”常歡還是不死心。
“算了吧,放棄吧,我看你還是找個普通人家的婆娘吧,別癡心妄想了,人家是大小姐,不是你的張婷。”樹峰對這件事不怎麼耐煩了。
這時候僅剩下的一個桌上的食客都走了,樹峰和小葡萄也走了,常歡在客棧算賬,近來生意大不如前,因為乾隆皇帝連年征戰,稅負連年增加,山西人口激增,很多人都吃不上飯了。別說去客棧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雖然現在中午還很暖和,但是晝夜溫差大,晚上確實有點涼,常歡想倒杯熱水暖和暖和,這時候正好東家的女兒娟娟從裏屋出來,給他端了杯奶茶,笑著說:“小窩頭,還在算賬呢,俺爹內蒙古的朋友給他帶的奶茶,我熱了一杯,晚上冷,你喝了暖暖身子吧。”說著把奶茶端到常歡旁邊。
常歡有點受寵若驚,結果茶抿了一口說:“真好喝,大小姐,這麼晚了你還沒睡啊,”我看這邊還亮著燈,知道肯定是你在這邊算賬練字,就想過來看看,我小時候也想去讀書,可是我爹不讓,所以我很羨慕你們這些肚中有墨水的人。”大小姐說著,眯著眼看著常歡。
“不讀書不知道讀書的哭,我高考完就再也不想看書了,哪怕是故事書!”常歡鬱悶的說。
“高考是什麼啊,我怎麼沒聽說過啊?”娟娟一頭霧水的問。
“相當於科舉,就是很嚴的考試。”常歡解釋說。
“那你現在是秀才了?”娟娟繼續問,絲毫沒有想走的意思,常歡有些累了,想早點睡去,就說了句:“我什麼都沒考上,天不早了,大小姐快回屋睡吧。”
“平日裏都沒有人跟我說話,你不能跟我多說說話嗎,這一個人煩的慌,客棧裏的夥計都比我年齡大,隻有你和我年齡差不多。”剛說到這裏,東家也過來了,大小姐不敢再說了,給東家打了個招呼就回屋了,東家也讓常歡早點去休息。
曹家發跡是在明朝末年,朝廷為了能夠給邊防軍鎮運輸糧草發明了開中製,就是糧草由商人運到邊防軍鎮,政府發放給他們同比例的鹽引,商人使用鹽引去產鹽區販鹽,因為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販鹽利潤很大,而山西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所以他們抓住了這個機會,積累了大量財富,而這些鹽商發跡之後大多在自己老家蓋大院,買田置地。
明末清初,清朝為了取得漢人尤其是山西讓支持,一樣采用開中製,但是不一樣的是,到了雍正和乾隆時期出現了腐敗,商人不用運糧草,通過賄賂官員也可以拿到鹽引,所以山西商人地理位置的優越就大大降低了,所以很多山西富商就開始衰敗了,曹家也是其中之一,曹家主要的收入來源了地租,但是連年旱災,地租連年遞減,根本沒有辦法維持曹家上上下下那麼多人的用度,這些二少爺心裏有一本明白帳,他在家培養夥計練武很多富家子弟都以為他玩武喪誌,其實他是想開辟另外一條路,那就是開通絲路,因為中國的蠶絲和陶瓷在國外很受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