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五邊形(P)、正六邊形(H)和正八邊形(O)刀片,散熱情況良好,加工表麵粗糙度低。因為刀刃數目多,所以刀片利用率高。但往往受工件形狀、工藝係統剛度和切削深度限製,其應用範圍不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及四邊形刀片廣泛。
菱形(V、D等)刀片適合於仿形車床和數控車床使用。
圓形(R)刀片主要用於車削曲麵,成形麵或精車刀具。
②第二號位用一字母表示刀片法後角大小。
如果所有的切削刃都用來作主切削刃,且具有不同的法後角時,則法後角代號表示較長一段切削刃的法後角,這段較長的切削刃,即代表切削刃的長度。
其中N型刀片法後角0%使用最廣,其刀具後角靠刀片安裝傾斜形成。若采用平裝刀片結構時,則需按其法後角要求選擇相應刀片。
③第三號位用一字母表示刀片的允許偏差等級。
⑤第五號位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刀片的邊長代號。選取舍去小數值部分的刀片切削刃長度(或刀片理論邊長)值作代號。如切削刃長度為16.5mm,則數字代號為16。若舍去小數部分後,隻剩下一位數字,則必須在數字前加“0”。如切削刃長度為9.525mm,則數字代號為09。
⑥第六號位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刀片的厚度代號。
刀片厚度以其基本尺寸的整數表示。個位數前加“0”。例如:3.18mm代號為O3。
當刀片厚度的整數值相同,而小數部分值不同,則將小數部分大的刀片的代號用“T”代替“O”,以示區別。例如:3.l8mm代號為O3;3.97mm代號為T3。
⑦第七號位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刀尖圓角半徑。如刀片為銑削用刀片,則用兩個字母分別表示刀片安裝的主偏角大小和刀片修光刃法後角大小,即表示刀尖轉角形狀或刀尖圓角半徑的代號。在上述十位代號中,任何一個刀片型號都必須用前七個號位表示,後三個號位在必要時才使用。不論有無第八、九兩個號位,第十號位都必須用短橫線“一”與前麵號位隔開,並且其字母代號不使用第八、九兩個號位已經使用過的字母。第八、九兩個號位如隻使用其中一位,則都寫在第八號位上。
3.3刀尖轉位尺寸
的基本值的確定是刀尖位置尺寸(檢查尺寸),由尺寸(內切圓直徑)、(刀尖角)、(刀尖圓角半徑)決定的。這三個尺寸確定後,訊值也就確定了。
3.4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的形狀和基本參數
在國標GB2076—87-GB2081—87中已規定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的形狀和基本參數。本手冊選用標準中和國內生產刀片廠家的一部分常用刀片。
3.5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可轉位刀片
國內生產廠家生產的可轉位結構車刀與ISO標準相同,但基體有鋼與硬質合金之分,兩者均可使用標準刀杆,一般隻做一個刃口,其標注方法同ISO標準。
由於這兩種材料價格高,最好不用可轉位刀片,這樣可以多次重磨使用。
3.6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技術要求
(1)製造可轉位刀片的硬質合金牌號,抗彎強度、硬度和密度應符合。
(2)帶圓孔的、無孔的和沉孔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後麵平直度:向內凹不大於0.05mm,向外凸不大於0.03mm。
(3)帶圓孔的和無孔的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基麵平直度;隻允許向內凹,其值不大於0.05mm.而沉孔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基麵平直度;隻允許向內凹,其值不大於0.03mm。
(4)刀片表麵不得有對使用有害的缺陷,刃口部分不得有掉邊掉角,非工作部位掉邊掉角不大於0.3mm。
(5)可轉位銑刀片表麵粗糙度應符合表3_86。
(6)可轉位銑刀片基麵平直度,隻允許向內凹,A級不大於0.005mm;C級不大於0.001mmiK級和E級不大於0.02mm。
(7)銑削刀片毛坯的各項尺寸的允許偏差U級的規定。
(8)刀片(包括銑刀片毛坯)的主要性能及組織結構應符合YB849—75《硬質合金牌號》的規定。
(9)刀片斷麵組織應均勻一致,不得有對使用有害的缺陷。
(10)銑削刀片毛坯的表麵不得有影響加工的缺陷。
(11)後角、刀尖圓弧半徑允許偏差規定如下:
①後角:允許偏差+1度;②刀尖圓弧半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