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短言集(1)(1 / 2)

(第一節)“三算”與“三看”

黨報閱讀廣場上,眼下幾塊廉政公益廣告,像一道靚麗的風景,每天吸引著不少人駐足觀看、揣摩、沉思。由市紀委精心設計的這些公益廣告,以漫畫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反腐倡廉這一嚴肅的話題,活潑生動地呈現在大家麵前。這獨具匠心的構思,別出心裁的舉動,令人耳目一新,看看頗有心得,思思意蘊深長。

廣告的內容是領導幹部應上的三堂課和應算的三筆賬。常去貧困山區看看,常去監獄看看,常去火葬場看看;算算經濟賬,算算法紀賬,思思良心賬。為什麼要去看、要去算?貧困山區人民的艱辛能否牽動你的心?那些鋃鐺入獄後的懺悔能否觸動你的神經?生前擁有百萬身後帶不走分文又能否引起你的感慨?這三算與三看,像一麵明亮的鏡子,照出了我們的領導幹部,身為人民公仆,是否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是否廉潔奉公,勤政為民;這三算與三看,貌似瑣屑細微卻道出了一個大道理:反腐倡廉攸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係著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考驗著我們黨的執政能力。

這些用心良苦、發人深省的廉政公益廣告如同雜文一樣,僅讓老百姓愛看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我們的領導幹部和家屬要愛看,不但要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思、有所悟。心中常思三算與三看,做事便有分寸和深淺,就像廣場上另一幅廉政公益廣告畫裏說的那樣:要爭當益鳥,不做害蟲。

(第二節)“三件寶”與“三暗礁”

常平集團董事長陳忠孝常跟人提起,長治銀監分局局長尹有樹曾對他說過這樣兩句話,人生有三件寶:謙虛、勤奮、厚道,人生有三暗礁:缺德、失信、驕傲。

何謂三件寶?謙虛好學,勤奮創業,寬厚待人,這是每個人做人做事的出發點;何謂三暗礁?缺德寡義,失信無眾,驕傲自大,這是每個人做人做事的警戒線。

陳忠孝從當年一個沒有糧票買饅頭而潸然淚下的毛頭小夥,成長為現在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鄉鎮企業家;常平村從土打土鬧辦吃石頭企業開始,發展成為集建材、化工、煤氣、發電和旅遊為一體的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集團,其奮鬥經曆和成長足跡,無不說明了人生“三件寶”在一個人和一個集體的創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量和作用。陳忠孝和常平集團正是靠著人們司空見慣、老生常談的人生“三件寶”,把個人武裝得出類拔萃,把企業打造得波瀾壯闊。

反之,有些人道德缺失,誠信全無,飛揚跋扈,無疑是自己給自己設下陷阱,埋上地雷,斷掉後路,於是,即使偶爾有些起色,也會曇花一現,非常短暫。這是因為,無德之人,實是害才一個;無信之人,哪有一人敢信?

陳忠孝把尹有樹的兩句話視若珍寶,當成麵鏡子,並時常照照自己,看哪些地方還有差距,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因此受益匪淺。

身懷“三件寶”,前進路上大步跑;常遇“三暗礁”,事業前途定縹緲。話說回來,有哪個人不想事業有成,被人稱道?看陳忠孝和常平集團的奮鬥曆程,我們應當很好地總結總結得與失,常常思忖思忖尹有樹說的“三件寶”與“三暗礁”。

(第三節)一位村幹部的苦惱

近日下鄉采訪,一位村幹部向筆者訴苦。一天早上剛起來,來了兩位不速之客,手拿一份刊有該村專版文章的某省級行業報紙,張口索要6萬塊錢。令人奇怪的是,該村和這位村幹部從未向這家報紙送過任何材料,也從未與這家報紙的人員謀過麵。來人口氣很硬,言語間露出很有來頭,村幹部位卑言輕,自是招架不住。不付錢吧,怕日後遭來麻煩;平白無辜6萬塊錢沒了,又怕向村民交代不了,因此心生苦惱,很是鬧心。

我很理解這位村幹部的苦衷,也尊重他的意見,不披露他的真實姓名。因為,基層工作本就不易,一旦給他引火燒身,更非我願。現實生活中,不論在哪家媒體上做專版宣傳,隻要被宣傳方同意,並且事實屬實,那是正常、也是雙贏的事情。可是,未經人家同意,在別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先把生米做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再向人家素要錢財,這不成了借勢壓人、強奸民意?先不說你的材料從何而來,是否有侵權、剽竊之嫌,單就這樣的舉止,和在別人的口袋裏硬掏東西有何兩樣?和明火執仗、公然搶劫有何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