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裏了”迪讚指著比較平坦的一塊硬地,周圍是稀疏的半人高的非洲刺蒿,“照你們說的,沒有找那些一看就會有問題的地方,草不密,不怕燒;地也硬,不會有腳印;而且,刺蒿附近不會有蛇的。”
楚小飛向四周看了看,再跟劉寧和成樹國交換個眼神,嗯,這裏確實不錯,就這裏吧。
來的多特漢子的體力都非常地好,很快就在楚小飛指定的地方挖了三個深一米五、直徑半米口小底大的坑,楚小飛他們也沒閑著,忙著把挖出來的土運到附近的樹林和溝壑中,然後再回來對坑頂做偽裝。
坑底下的地方自然是越大越舒服,不過,那也要講個結構合理性,挖坑沒費多少事,修整和偽裝可費了不短工夫,淩晨四點多特人離開,楚小飛等四人可足足忙到六點。楚小飛最後還趁天沒大亮的時候檢查了一下倒土的地方,確認了偽裝的迷惑性才施施然回到洞裏。
楚小飛三人在剛卡已經積攢了足夠的生存經驗,這次準備充足,條件可比三個人在剛卡的藏身之處舒服些,還配備有向導可用。不過這次可供藏身的地區不大,危險又大,所以做得穩妥點那是必要的。
休息了一白天,第二天淩晨,三人在迪讚的帶領下,悄悄地溜進了塔爾人的工地,半路上,迪讚還不忘記指著一片低矮的建築物跟中國人低聲介紹一下,“瞧,那就是我們的工地,都怪那些可惡的塔爾人……”
塔爾人的工地很大,比多特人的大多了,迪讚找到個相對高一點的地方給三人指點,“這裏,要搞購物區,那裏,是自然風景區,將來聽說要種植物的,那裏,是停車場,那裏,是遊樂區,最重要的是這裏,是旅店和民俗區。”
楚小飛三人聽得頭大無比,難為他是怎麼搞清楚這些情況的,不過,開發綠洲應該這樣開發麼?三個中國人誰也不知道,自然不能妄言。可到最後,聽說這裏還要搞什麼遊樂園,楚小飛終於斷定:塔爾人顯然不如剛貝拉懂經濟。
隨後迪讚把工人和管理者住宿的地方一一指明,做了簡單介紹。
這裏施工的人大致是分三個階層的,地位最低的就是剛卡或者金塔瓦人,這些人大多是偷渡或者被拐賣來的,於是那眾多的茅草架子裏躺的就是這些人。
第二個階層的是塔爾人裏比較貧窮的,有男人也有女人,來這裏是掙工錢的,做些輕鬆點的活計,廚師、保衛之類也是由這些人來做。不過這次塔爾人下了大功夫在綠洲上投資,尤其是多特人也因此退避三舍,所以工錢給的很高,能來撈錢的也是多少有點辦法的。他們住的也是草搭的棚子,不過,起碼那頂子下麵還是有架子和草簾牆的,人在裏麵是能站起來的。
最上麵,那自然就是管理階層了,主要是監工,也有幾個技術人員,至於整個工地的負責人,那是塔爾人酋長的侄子,不過,他是不怎麼來工地的。這些管理者,住的房子雖然也是茅草頂子,四周卻是土坯牆,主要用於阻擋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