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閉月
文學,使人富足。
文學,使人豐美。
文學,使人高雅。
從小就喜歡文學,喜歡文學賦予我的思想與睿智;喜歡文學給我帶來的充實和愉悅。做夢都想出書,做夢都想當作家。那麼,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呢?這源於我有一個愛才如命的母親。請注意此才非彼財。我的母親,一個隻上過幾年小學的女人,卻愛才如命,求知若渴。在我懵懂的記憶中,終日操勞不輟的她,隻要一有閑暇就會卷不離手。隻要一卷在手她就會全神貫注,旁若無物——任憑我們這些孩子在一旁鬧得翻天覆地。看書讀報幾乎成了她生命的主題,直至今日年近八旬的她,還仍然保持著這種習慣。
因為她的文化程度有限,她讀書的時候一直也離不開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字,或問我們或查字典,直至弄清楚那個字的讀法和含義。每每讀完一本好書或是看完一篇動人的故事,她都會感慨不已,讚不絕口。每次都會對作者發表一番評論,或者對我們進行一番教育,比如:這個人真有才,寫得真好,真是一個才子(才女);再如: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啊,我這輩子最喜歡有才的人了,如果你們哪個有了出息、當了作家我做夢都會笑醒的;你看人家有學問的人,說話辦事就是和大老粗不一樣。毫無疑問,她老人家對文學的癡迷和那種愛書如命的習慣,深深地影響了我。因此,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早已播下了長大後“做才女、當作家”的種子。甚至於幻想出,她在捧讀自己女兒的書時,那種舒心展顏的模樣。
事於願違。我的學生時代,就在父親工作經常調動、住處不斷搬遷的影響下,再加上自身天資不聰、體弱多病的狀態中,如水般地淡然逝去了。於是,當畢業於職業中專,隻具備初中文化水平的我,無限悵惘地告別了學生時代的時,就已經意識到做“才女”當“作家”這個夢想,的確成了我遙不可及的夢——它已然化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泡影,最終又在我刻骨銘心的悲哀中,漸漸地破滅了。然而,每當看到母親孜孜不倦讀書的身影,我都會不甘心——我就會默默地鼓勵自己,即使付出一生的努力,也要讓自己夢想成真。因為我知道,這是自己的夢,也是母親的夢,更是母親的期待!
結婚生子以後,為了照顧一對雙胞胎兒子。我不得不放棄了職業,在家裏當起全職太太,承擔起了相夫教子的責任。紛繁瑣碎的家庭生活已經把埋藏在心底的那個夢撕扯得支離破碎。盡管如此,我還是繼承了母親的閱讀習慣,並經常寫一些小詩或順口溜來排解生活的壓力和寂寞。
後來接觸了網絡,我才擁有了一個圓夢的機會。從隻能在電腦上看小說,看詩詞開始,到逐漸地走入論壇寫詩詞、對對聯。最後發展到寫詩歌、寫散文、寫小說。我知道我離我的作家夢越來越近了。如今,我的作品不僅在網上得到了認可,也得到了媒體報刊的青睞。雖然,這一路走來風雨躓跌,步履艱難,但我卻無怨無悔,因為我已經初嚐了成功的喜悅!
當我在文學的天空中奮力翱翔不經意間又被小小說的魅力而傾倒了。自從2007年開始寫小小說以後,我便由衷地喜歡上了這種文體。喜歡她的那種尺幅千裏、見微知著的藝術魅力;更喜歡她的那種聚焦社會熱點、濃縮人生精華、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的思想光芒。小小說是講究微言大義的藝術文體,要讓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要使尺幅之波掀起微瀾,方寸之間充滿智慧,篇幅雖短小卻蘊含著豐厚巨大的思想容量。
雖然,也曾認真學習了一些有關小小說的寫作知識,也曾向一些小小說前輩虛心請教過。但卻總也無法正確地掌握和運用小小說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要領。於是,我便在學中寫,在寫中學。雖然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也斷斷續續地發表了近八十多篇小小說作品。可與那些小小說名家們相比,我卻有一種自歎弗如,自慚形穢的感覺。其實我知道,在姹紫嫣紅的小小說百花園裏,他們是枝繁葉茂的大樹,絢麗芬芳的花朵,而我隻是一個剛剛萌芽破土的小草。我需要雨露的滋潤,陽光的普照。我渴望茁壯成長,我願意蓬勃向上。同時我也堅信,隻要我肯努力,隻要我不放棄,我這棵小草也一定會萋美芬芳起來的。
屠格涅夫說:“人生的最美,就是一邊走,一邊撿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麼一生將美麗而芬芳。”這本集子收集了我2007年至今所有在公開刊物上發表過,適合於青少年閱讀的小小說。它是我精神的財富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美麗芬芳我生活花朵。
在這本集子即將付梓之際,讓我由衷地感謝熏陶鼓勵我熱愛文學,熱愛寫作的母親;感謝百忙之中為我作序的河北小小說領軍人物蔡楠老師;感謝那些曾經關注我,鞭策我的文友們。最後,但願這本集子在我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中羞澀地麵世後,依然能得到你們一如既往的關注和厚愛。謝謝!謝謝所有的師友和讀者,由衷地!
作者
2010年12月17日晚於閉月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