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麵對著一台電腦,什麼周末周日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網上溜達,先去看“網絡日誌”征文大賽。哇—原先應邀擔任評委時我還曾略約擔心參與者寥寥而導致《聲屏報》選稿時捉襟見肘呢,豈知征文的令旗一揮,一隊隊文字就以自己的個性扮相,組合成各種方陣,邁著姿態不一的步履前來接受檢閱。可見作者和網友們,在征文的旗幟下都自覺地摒棄深埋內裏的懶惰。
於是頓悟:征文既是培育文體生長點的園圃,也是集合人氣的手段,更是消除懈怠的一種有效方式。
接著上自己注冊博客的那個網站,看到“博客家園”重新打造後漂亮醒目多了,更看到一個個園圃的主人一如勤勞的農民在自己的沃土上辛勞躬耕—如矢弓如海南王二如采風大使如旁觀者如也可。
再檢索自己的地塊,打自世界杯結束後就零零落落。想想人家免費提供這麼好的沃土,我卻任由它變成荒蕪不堪的鹽堿地。實在令人汗顏、愧疚。
看來,欲亮“抬杠”姿態,必先自我“抬杠”!
懶惰是一種不用預演就可輕而易舉地控製你的魔鬼,做人做事不認真不投入則是萬千弱點中最最不可救藥的痼疾。既有此認識,難道不該每日三省其身?難道不該時時參照整改?難道不該事事放大批判?難道不該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雖然深究起來我未必算懶惰,但僅就開了博客卻隨隨便便讓它荒蕪起碼已經涉嫌懈怠,懈怠雖不完全等同於懶惰,但卻往往與懶惰攀親,常常是懶惰的前奏或者序曲……
必須自我抬杠。自我抬杠最明顯的特點在於它的自省性和自助性。自我抬杠當然指望不上別人,如同背部抓癢,哪怕是最要好的哥們兒姐們兒都不可能為你代勞。哥們兒一般隻在酒席上和你調侃和你扯淡和你交換也許已經過期的信息,有時閑得無聊,也會為某一件與彼此都沒有任何相關的事兒賭一頓聚會的埋單;姐們兒自然難得聚一回,於是見麵往往就來一通諸如“你怎麼總是永遠充滿活力”等一類你無法不愛聽卻又明明知道這些好話實則是套話或屁話……可見哥們兒姐們兒的大量相聚,基本上都是以懶惰作為底色。
自我抬杠這個課題,在人生各個驛站裏應該都是一門必修課,如把自我抬杠這個題目做大—或從它的理性體係去挖掘,或從它的自勉作用去認知,或從它的價值砝碼去評估,或從它的終極高度去概括—是否可以打造成碩士乃至博士的論題?未必不可以探討。
自我抬杠還得及時,否則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積重難返後的捷徑往往是幹脆代之以麻木狀或者自欺欺自狀來打發歲月,最後勢必拖得自己一事無成!
我敢斷言:人群裏類似上述這種做派者可謂數不勝數,所以碌碌無為的你我他才遍地皆是。
好了,實在不敢再多扯了——光說不練也非常容易成為我輩另一個致命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