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二十歲的女人什麼都有,二十歲的男人什麼都沒有,四十歲的男人什麼都有,四十歲的女人什麼都沒有。我忘了這段話的作者是誰,但是這幾句話足以反映出當下社會男女還是不平等的。意思說女人如果沒有了青春美貌,就意味著從此失去了一切。男人則不同,他們可以年老,可以體胖,但四十歲的男人將擁有著事業的成功和職位的提高,以及財富的增加,四十歲的男人魅力會跟著他們的年齡與日俱增。
四十歲的女人是什麼?我說是成熟與沉思的韻味。
這個年齡的女人一腳踏在現實裏一腳踩在理想中,欲和著時代的主旋律奏響自己人生的凱歌,向理想人生衝刺,幻想從天上、海上、陸地環遊世界,看遍名山美景;想得到最美麗的霓裳麗服,讓自己天天光彩動人。但轉念間,意識到自己已不是一位隻會憧憬未來的年輕女孩兒,而是一頭擔著工作學習,另一頭相夫教子贍養老人,活著已不是為自己活著的家庭主婦,頓感人生的沉重與艱辛,尤其麵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四十歲的女人不敢樂觀。
一直以來,好女人的概念一直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聯係在一起。對於家庭來說,大多數女人要做出比男人雙倍的付出,為孩子、為長輩、為鍋碗瓢盆。男人們往往都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在事業上超出自己,他們忍受不了女人比自己強,自己在家庭中處於從屬地位,婚姻中大男子主義還普遍存在。雖然,法律規定“男女同工同酬”,男女一樣上班,一樣掙錢養家。回到家,男人可以不掃衛生不買菜,不洗衣服不做飯。女人則不同,工作養育孩子是硬道理,下班回家漂洗打掃采買做飯、成為女人的天職。女人操持過多,歲月磨蝕了往日的嬌媚,為著家庭前景,女人省吃儉用,卻甘心把老公打扮的衣著風光瀟灑,耗盡青春淪為“半老徐娘”,還全心全意挑著家庭的重擔在人生深處走著。
如果遇到一個好男人也罷了,他懂責任懂擔當。若遇到一個愛完美愛享受的男人,嫌棄你庸淺瑣碎而移情別戀,四十歲的女人正處在這危險關頭。該怎麼辦?瞧瞧時下這個社會裏,酒場、牌場、按摩房、休閑館、KTV包房裏滿是恣意男人們歡娛場所,他們借口工作應酬,便夜不歸宿,男人可以把家當客棧,要求妻子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女人們可以嗎?男人們有了錢可以在外麵包養情人,女人允許嗎?女人打扮時尚,人家對你說三道四,不修邊幅呢,男人們又說你缺乏女人味,到了四十歲,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了,女人們可能隨時麵臨家庭解體的危險。
四十歲的女人怎麼與男人競爭?單位裏,領導會毫不客氣地將你列入即將淘汰的名單中,船靠碼頭車到站,這便是四十女人的現實。社會的發展講求優勝劣汰,所以下崗分流成為必然趨勢。這個年齡的男人衝力十足,他們流露著充分展現個人價值的自信,像飛入藍天的雄鷹般展開了翱翔的翅膀。
俗話說四十而不惑,女人沒有活到四十歲對許多事看不透,天真地以為每天都有五彩繽紛的亮麗景色在伴著前行。活過四十歲,才明白人生短暫而平淡。陸遊在《訴衷情》中說:“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戌涼州。關和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這詩對人生的難以預料和人生的缺憾、失落、無法抗拒表達得十分透徹。相信也罷不信也罷,平平淡淡是每位普通人的人生。回首往日幾十年做人妻為人母的付出,此時,迎來的也非是掌聲和鮮花。學不會忙裏偷閑,也不屑投機取巧,淳厚的性格趕不上社會的節拍,轉換命運或改變境遇的良機便被一一錯過。到了不惑之年雖洞明人生每一環節的重要,可前景已不是充滿生機,而是布滿灰灰的色調,索性把自己交給命運去擺布,就像大海裏浮著的木塊,浪頭推向哪裏就算哪裏,女人此時麵臨不容樂觀的現實,就是如此心境。
做女人不易,必須選擇豁達堅強,無疑,每一份成功的人生都含著很多機遇,而每份缺憾的人生一定未能一睹機遇的芳顏,所以有時勢造英雄的喜悅,也有生不逢時的浩歎,無須悲觀,關和夢斷是一種覺醒,適應社會需求,調整自己心態,珍惜每一天,勤奮讀書內練素質,努力工作恪盡職守,相信造物者不會將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更不會叫沉沉夜幕壓抑希望的一線光明。四十歲的女人盡管失去了競爭場上的活力,但還可以不間斷奮鬥的步伐,可以活出深沉的美麗。
作家畢淑敏對女人說過:少年時要像露珠一樣純潔,青年時像白樺一樣蓬勃,中年時像麥穗一樣的端莊,老年時像河流入海一樣舒緩而氣勢磅礴。
四十歲的女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