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小措
我在畢業的前一周拿到的書稿,也是這樣,從燥熱的午後一直看到寂靜的深夜。肩膀發酸,眼前花成一片。
那時讀到結尾,突然覺得心酸,忍不住流了眼淚。在當時萬般情緒湧上心頭,卻無論如何也說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什麼。或許是為了字麵的意義,錯綜複雜的故事,末了,竟是應和了再簡單不過的輪回,未曾料想就這樣看到了現實殘酷的模樣。當然也有個人的喜好,因為不管怎麼看,陸南妮都不應該是得到平實幸福的那一個,而且無論怎麼去設想,林知遠也不應該是一無所獲的那一個。那一刻,也想到小然為了這本書所付出的努力和經曆的艱辛,在同個時期,我也在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日夜奔波、錙銖必較。然而一晃眼,我們來不及感傷疲憊,就已經在揮汗如雨的瞬間長大,他如今可以自信滿滿地擁有自己的書,我也踏上了那條我一直想走的路。要知道,就是因為了解你熬過的艱辛,才會在你獲得成就的時候,喜悅地、驕傲地、理直氣壯地為你流淚。
然後就放下了這本書。本來說是要好好地寫一寫書評,卻隨即開始了考試、散夥飯、畢業典禮、離校等等一切正常且繁瑣的程序。畢業回家以後,又經過了一段時間才平靜下來,這才又重新打開這本書。
再讀一次,就已經知道那發酸的鼻頭,是為了生活的誠懇。
每個故事都隻能有一個主角。在這個故事裏,良辰便是唯一的主角,其解讀唯有愛是最大的主題235他在不同的成長時期出現過又離開、或者自此就陪伴一生的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愛恨情仇,都是他成長的配角。該怎樣去評價這個人,經曆了諸多的生死、沉浮,經曆寡淡、熱烈,經曆平凡、繁華。我想,有的人,人生不是自己掌控的,而是被千萬事堆砌起來、被萬千情牽連起來。他擁有最多的愛,也擁有最多的痛苦和負擔;他記憶清楚深刻,卻不輕易回憶;他最終仍會冷靜地去看自己走來的路程,才看得到人生的意義,然後順其自然,去走鋪伸到麵前的每一條路,去應對每一種可能。
涼澄是童年的夢幻,也是誘惑。每個人到了成年之後仍不能夠拒絕的,便是來自童年、源自記憶深處最美好的印象和遐想。即使隻有一線希望,那也是可以誘使每個人冒了失去一切的危險去爭取的。她太美,從小到大在良辰的記憶裏,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生得最美隻有用最美的消失才能永恒,然而她卻是意外消失的,如同我們童年的每一個信誓旦旦的遠大理想,在多年以後的某日獲得某種提示時突然想起,它已經不在。
許沐南是少年的決絕。她太熱烈,就像太陽,太靠近卻容易被灼傷。她的自殺給人造成了多大的創傷呢?那成了一個永遠不能被提起的名字。然而你會責怪嗎?誰的年少不誇張呢?叛逆、極端、偏執、敏感、缺乏信任、渴望安全感……誰不是這樣呢?不過沐南比你比我,都要決絕一些,你說那是勇敢也可以,你說那是懦弱也可以,總之她是選擇了那樣的一個結束。我不怪她,她隻是不夠懂得愛,所以覺得成長的寂寞多於生活的快樂。其實整個故事裏,我最喜歡的就是許沐南,這個孩子像夏天一樣熱烈,即使她永遠留在了那個灼人的夏天,記憶中就隻有她堅定地說“可是,我喜歡你”,那樣簡單濃烈的樣子,也足夠美好。
林知遠。讓我怎麼去形容林知遠呢?那應該就是少年時候,所能想象到,最貼切的白馬王子的樣子。溫和、善良、安靜、磊落,然而這樣的人,卻極易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被忽略。因為他守著的是一個夢。這樣的人通常不會得到幸福。可是我不是林知遠,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如表麵那樣不幸。這些年來,他經曆愛情、友情、親情的變換,誰能說,這不是一個溫良的男子所能擁有的深沉回憶呢?如果你也認識這樣的一個林知遠,你一定要輕輕、輕輕對他微笑。
陸南妮是最單純真實的存在,質樸而懇切。她在未見良辰時,依靠書信,鋪陳少女偶獲知音的心事;巧遇良辰以後,也隻是跟在他的身邊,沒有進一步、也沒有退一步,沒有多一些、也沒有少一些。自然也是有才華的女子,卻懂得遮去自己的光彩,發掘良辰的長處並且支持他去完成自己的理想;當然也有足夠的膽識,才愛他愛到肯為他遠走異國他鄉、生下一個孩子。陸南妮不是光彩奪目的女子,這樣的她,卻擁有生活的能力,能踏實享受生活給予的平凡或華麗,這些,都是涼澄和許沐南不能夠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