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一字一句說出來,在我耳中卻無疑於晴天霹靂!
我一直認為天下無敵的《九陽神功》竟然是這種看上去像老太婆老爺爺沒事瞎折騰的玩意兒裏麵演化出來的?而且能和它並駕齊驅的《九陰真經》竟然也是!
“師父,你耍我啊!”
“你且看看我的招式步法!這是最原始的太極拳,骨架隻有十三式!定、進、退、顧、盼、棚、捋、擠、按、采、列、肘、靠!而這步法叫做“禹步”,現在的太極圓環步和八卦步就是這套步法變化而來的,可惜,現在的太極拳摻雜了太多糟粕,早已失去了本來麵目!”
師父一邊演練一邊解說!目光突然轉向我:“你可覺得這些架式和步法和九陽神功有些相似?”
我木然的點點頭,確實如此,目前看來,兩者極為相似,《九陽神功》雖然注重心法和內功,但是同樣有招式和步法,隻不過不深罷了!
“你在聽聽太極拳的心法!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師父念完後立勢收身,朝著我輕問道:“如何?”
“師父是對的!”
我已經確定師父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這九陽神功無論步法,招式,心法,基本上都有太極拳的精義和影子在裏麵!就像父母和孩子,雖然外表不一定相像,外人也看不出來,但是熟人就會覺查到相似之處,同樣的,習武之人自然能夠發現武學相似之處!
這裏並不是說《太極拳》就一定打得過《九陽神功》或者《九陰真經》,這本不是一個概念,後兩者把陰陽發揮到極至,而前者則是剛柔並濟,從道的角度來說,確實更勝一籌,但從威力和實戰來說,就不是這麼單一的了!
“你的九陽神功也不用落下,我今天就傳你上古太極拳的精義吧!這樣你隻需習練太極拳,九陽神功習練起來隻會事半功倍!”
“小寶聽師父的!”
眼前有這樣的牛逼武功不學才是哈兒!何況九陽神功也不用落下!
“甚好!我要傳你的原始太極拳為老祖宗黃帝創立,相傳是他見蛇和喜鵲相鬥的形態而創出此拳法!”師父顯然對我的回答甚是滿意,笑咪咪的摸著幾縷山羊胡須接著說道:“拳中不光包含九宮、八卦,更結合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的修真奧義!以達到長生久視的目的,是內外雙修的至寶,性命兩本的源泉!”
“師父,那豈不是說這原始太極拳也算得上是修道的一門法徑了?”
“正是!以黃帝的修為創出來的武學,自然不會是簡單的殺敵傷人之技!這“禹步”更是結合了上古大帝“禹”獨創的步法!此功修至極致,同樣上達天聽!可惜世人都隻去學習變得胡裏花俏的偽太極拳!”
“......”
“好了!我說的你記住就行了,太極拳講究“拳打臥牛之地”,基本上兩米方圓足以施展,現在我便再演練一次給你看吧!”師父白色的身影在白色的霧氣裏,如若天上仙人!身軀動靜之間,圓潤無比,仿佛把動與靜兩種狀態發揮到極至卻又能融為一體!這太極拳可真非同小可!
我終於離武林高手的夢想更近一步了!
道,我會修!
武,我也要學!
這是我甘寶寶的愛好和選擇!無人能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