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飛揚》正式登陸各大影院後的首周就成為票房冠軍,雖然六月並非太激烈的檔期,可同期的也有不少國內外知名導演或演員的片子,《歌舞飛揚》這部投資不大的國內校園電影竟然將他們全部打敗。
不過那些導演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都對《歌舞飛揚》一劇讚賞有加,媒體中又稱蘇令嘉“再度創造了奇跡”,除此之外幾位主演也都被各種讚美,尤其主角喬北宇,更是被讚為“一顆耀眼新星正冉冉升起”。
隨著放映時間的持續,熱潮漸漸平靜下來,《歌舞飛揚》的票房經曆了首月的火暴,也漸漸走向平穩,但依然保持著周票房第一。至於《成長的喑聲》,沒放滿一個月就草草下線。
但此時電影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看票房了,蘇令嘉早早聯係好了合作公司,製作各種玩偶、海報、原聲cd等周邊產品,一經推出立刻大賣,就連價格不菲的劇中學校的校服也銷量非常好。
趁熱打鐵,蘇令嘉又把劇組主演們集中到一起進行集訓,然後與領先音樂公司合作,出了不少唱片專輯,依舊是大賣。電影中的幾首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網絡下載量和電台點播量都很高,直接排上當月熱曲榜單中。除此之外,唱歌跳舞也在學生中流行開來,各地聲樂班、舞蹈班都火爆起來。
這個夏天,蘇令嘉成功地用一部電影創造了一種現象、掀起了一股浪潮。
無數娛樂綜藝方麵的節目也找到《歌舞飛揚》劇組,蘇令嘉挑挑撿撿最後接了個專門針對電影又不太八卦的訪談節目。
節目上大家基本都是對著蘇令嘉和喬北宇發問,喬北宇對於這些早已得心應手,但能應付不代表他喜歡應付,見劇組其他人對於被冷落有些吃味,他便說“大家都有出力,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主動引著主持人向別人提問,由此不僅得到了劇組其他演員的好感,更是讓人覺得他主動將勝利果實與人分享非常高風亮節。
而蘇令嘉則不會如此做,非常張揚地霸占著所有人的注意力,整個節目幾乎成了他的個人秀,連主持人都沒他有存在感。但他也並不會隨便發言,說得都是觀眾想知道的東西,不僅不讓人反感,反而讓那一段時間收視率噌噌往上漲。
最後在萬眾期盼中,他宣布,要拍續集!於是借著這一部的東風,一個連劇本都沒有的片子直接獲得了高度的期待。
喬北宇是在被房東大嬸認出並索要簽名時才感覺到自己真的出名了,據房東說她外孫女特別喜歡他們的電影。
然後他又在出門買菜時被人圍上,還差點被狗仔隊的跟蹤到家裏,幸好他的警覺性沒有丟及時甩開。但事後他隻能用幫房東大嬸要簽名換得對方幫他去買菜了,畢竟狗仔隊不是地痞流氓他不能動手。
不過幾天他就認識到這樣的生活簡直太麻煩了,演員真是一項需要堅強意誌的工作。
經過這一輪的觀察,喬北宇已經基本摸清了係統漲聲望的規律。娛樂方麵的報刊雜誌大部分都是周刊,還有的甚至是半月刊、月刊,還要分報紙的等級,還不是每期都會報道他。票房冠軍、參加節目、電影歌曲的下載、周邊出售等等他隻有連帶獎勵。
還有就是從粉絲的增加那裏獲得的獎勵,但是必須有公開表示是他的粉絲,比如在熱線采訪的節目裏當場表白、接受采訪時明確說明之類的舉動,才會增加1點而已。
粉絲這裏唯一漲得比較多的,是他無意中發現自己有了,當時他一好奇就點開了一個樓數還挺高的貼子看了看,結果半分鍾後就默默地退出來將網頁直接關了。真不知道這些粉絲都是怎麼想的,寫同人就寫吧,為什麼一定要把男一和男二配成一對呢?因為這種同人的受歡迎而增加聲望值,喬北宇真是哭笑不得。
喬北宇翻看著係統的獎勵提示,從接到第二階段主線任務至今,他積攢了三千餘的聲望值。而喬北宇知道,《歌舞飛揚》快要下線了,這股漲勢已經基本結束了。
在七月時由天影影視出品,淩晨主演的民國片上映,當周就衝到周票房第二,雖然排在《歌舞飛揚》之下,但這部影片在這一周其實隻上映了兩天而已,果然下周開始《歌舞飛揚》的票房就被壓了下去。
盡管還有餘熱未平,可在係統的統計中,同樣的事是不會重複給聲望的。聲望的增長還是停滯了,喬北宇離達成任務的5000聲望還差了近2000,眼下電影已經快要下線,還要去哪裏、做什麼增加聲望呢?
作者有話要說:至此,關於這部電影的劇情基本就結束了,因為是主角的第一部片子,這個時候主角也不忙所以字數就多放了些,以後喬北宇拍戲多了忙開了,不會再有寫得這麼詳細的戲了
入v第二章,點進來的都是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