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馬中穀(1 / 2)

我懷念那些與兄弟們一起走過的日子,那些,圍牆上飛躍的身影,大鐵床上擁擠的年華,還有在泥漿中掙紮的傷痛。這些往昔的身影無盡無限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

我叫石淩風,這個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石頭那樣淩風不動,不為一絲風雨所改變自己的原則立場。因為我覺得如果隨隨便便就改變自己做人的立場,那也就沒有了做人的尊嚴。所以,我給自己起名石淩風,我不為一絲風雨而改變。

我不知父母是誰。隻知道有一個師父,小時候帶我進了馬中穀,教我各種殺人的手法,整人的手段,希望將我培養成一個天下有名的殺手。

師父是當時江湖中的第一殺手,但是已經有十年不出手了,他說真正第一的殺手不在於殺人的多少,而在於有多少人害怕你去殺他。

當時的朝廷已經傳到了第九個皇帝,對天下的控製已經是超級的強大,對江湖的控製也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早在第八任皇帝在位的時候,朝廷就下令禁止任何人帶刀上路,而且還不許開幫會,不許搞門派,這讓整個江湖差點大亂。由於當時的皇帝信奉的是佛教,皇後信奉的是道教,所以便保留了少林和武當這兩個門派,以至於後來那些想繼續搞幫派的江湖中人都紛紛跑去少林和武當。一時間武當和少林人滿為患,派內的房間都不夠住人了,於是武當就讓這些江湖來的新人到各地去傳教,以至於整個天下的城市裏日日能見到道士做法。而去少林的人就少得多了,因為少林戒律太多吧,且和尚不許喝酒,所以去少林出家的人少了一些。不過少林和武當一下子就增加了這麼多人,這在當時引起了整個朝廷的恐慌以及百姓的注意,特別是一些百姓竟以入少林武當為時髦,這讓皇帝很恐慌,以為武林將要造反,連忙調遣了大軍拱衛京城,唯恐江湖中人闖進宮殺他,不過後來雖然沒有江湖中人發生動亂,但是皇帝卻莫名其妙的掛掉,然後就是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廢除了先皇的一係列政令,其中就包括不許開幫派那一條。

新政令一發布,整個江湖都沸騰了,特別是少林和武當兩大派了,武當的道士們一下子就從武當山上跑了出來,這讓武當山腳的許多農民感到很驚慌,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呢。不過還是少林前麵的小城最熱鬧,特別是青樓,要知道這些江湖中人可不是什麼吃素的啊,讓他們在少林忍了那麼久,終於一次爆發,可知那晚少林小城多麼熱鬧。許多已經回家的人又回來開始闖江湖,又每日帶著小弟去赴各種江湖大會。從第一代穀主到現在,馬中穀都是江湖上有數的幾個有名的刺客組織之一,每十年出七人,個個都是刺客,專幹拿人錢財,**的事,因此馬中穀也是武林中敵人最多的組織之一,這些敵人有前朝的有後來馬中穀刺殺人後結上的,就連上一任的武林盟主都是我們的敵人,因為我們穀的一位非常傑出的刺客流香出手將他老爺子給一劍殺了,走的時候被護衛圍攻,不得已拿盟主夫人當擋箭牌帶走,當時盟主去了關外,護衛都擔心會傷到夫人,等盟主回來會怪罪,便將流香放走本以為流香在安全後就會放人,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半個多月,武林盟主夫人連半個影子都沒有見到,這時盟主已經從關外回來,得知消息後大發雷霆,馬上就發布盟主令,號召整個武林的人都起來誅殺馬中穀,整個武林的大部分人都和馬中穀有仇,都巴不得滅了馬中穀,都紛紛響應。

整個武林的激情都被點燃了。馬中穀也下令將在穀外的殺手都調回來,準備決一死戰。

但沒想到朝廷的禁令隨著就下來了,不得搞幫派,隻能有少林和武當兩個門派,而且還不許帶刀出門,這些禁令讓誅殺馬中穀的武林人士圍攻馬中穀成為了夢想。一直到新皇登基廢除了禁令,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趕著搶地盤開門創派去了,一時間武林腥風血雨,無數門派被滅又有無數門派建立,但這個時候武林元氣已經深受重創,誰還去討伐馬中穀啊。最後是上一任武林盟主自己一個人來了馬中穀,卻不幸碰到馬中穀開大會,因為大家都覺得現在在馬中穀太吃虧了,殺了人得到的錢還得上交,又要承受著馬中穀幾百年來積累的敵人的威脅,實在是不劃算,便開了一個分家大會,卻不曾想到武林盟主這個時候闖了進來,這可真是虎入狼群啊,盟主隻殺了一個人,就被師父一腳踢中麵門,生生被踢死了,盟主死後,幾十個和師父同輩的或長輩都說可能有人埋伏,便出去查探了,可後來一個都沒有再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