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1 / 1)

徐貞靜來到徐府時,徐妙錦正在奮筆疾書,她寫下了最後一個字,凝視著遠方的茫茫雲天,一瞬間,竟感到心境空靈,神清氣爽。

“錦兒”,徐貞靜走近小妹,很溫柔的微笑著。

徐妙錦對長姐展開了一個安靜而恬然的笑,“你是來給皇上當說客的,對嗎?”

徐貞靜的眼裏有窘迫的表情,她有些急促的說道:“錦兒,你是最合適的皇後人選,這是長姐的真心話,也是長姐對你的期望。”

“長姐”,徐妙錦抬起頭來注視著徐貞靜,笑了。這笑容像撥開雲層的青天,那樣清朗。她將桌上的信箋折疊好,裝入信封中,雙手交給徐貞靜,“長姐,這封信,請你代我交給姐夫”。她特別加重了“姐夫”二字。

“錦兒”,徐貞靜莫名的心慌起來,一把握住了徐妙錦的胳膊,搖撼著她,激動的喊道:“不要這樣,錦兒!我們都那麼喜歡你,那麼愛你,那麼渴望給你幸福!”

徐妙錦眼神飄忽,笑容在唇邊頓了頓,“長姐,我的幸福,你們給不了。生命就是這樣,每蛻變一次就要受一次苦,而成長就在這種痛苦之中。在經曆了許多苦痛之後,我已經破繭成蝶,重獲新生了”。

徐貞靜闔上眼睛,眼淚從她閉著的眼睛裏湧出來。

雨滴在芭蕉葉上滑落,屋簷上淅瀝的雨聲敲碎了夜色。朱棣端坐在幽寂的乾清宮內,用顫抖的手展開了徐妙錦的書信:

臣女徐妙錦,不羨禁苑深宮,鍾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磬紅魚;不學園裏夭桃,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枯榮。聽牆外秋蟲,人嫌淒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心胸頗覺朗然……

信箋從朱棣的手中飄落,四周寂靜如死。他默默的坐著,忘了空間,也忘了時間,在瀟瀟雨聲中,他找不到那個失落的自己。

清晨,煙雨清寒,天地間一片愁雲慘霧。朱棣去了城外的紫竹庵,他讓隨行人等遠遠的候著,自己沿著翠竹掩映的蜿蜒石徑向庵門走去,他沒有打傘,任憑雨滴濕透了他的頭發。

黑色的庵門浴在雨水裏,濕而冷,朱棣用手撫摸著那扇門,冷氣由門上直傳到他的心底。他閉上眼睛,淒然佇立。

似乎是有所感應,庵門突然打開了。徐妙錦站在他的麵前,一身緇衣包裹著她,流瀉在身後的長發在風雨中飄拂,使她看來縹緲而肅穆,仿佛已遠隔塵寰。

“錦兒”,朱棣的神情變得十分慘切,他盯著徐妙錦,不說話,眼光哀傷而沉痛。

徐妙錦靜靜的凝視著他,她的眼睛卻是寧靜安詳的。

朱棣的淚水和冷冰冰的雨絲混在一起,流下了他的麵頰,他的聲音滄桑而又蒼涼:“錦兒,我真的要永遠失去你了嗎?”

徐妙錦淡然答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朱棣的眼睛仍然固執的、專注的望著徐妙錦,仿佛要看透她的心。

雨越下越大,四周的景致都已朦朧的隱進了雨霧裏。天地間似乎隻剩他們二人,在雨中默然對立。雨霧在他們中間織成了一張網,透過這張網,朱棣鷙猛的眼光卻越來越強烈,銳利的盯在徐妙錦的臉上。但是在某個瞬間,驀的暗淡下來,好似熊熊大火驟然被撲滅,隻餘下無盡的黑暗與岑寂。

“錦兒,你恨我嗎?”朱棣啞聲問道,帶著濃重的祈諒的神色。

徐妙錦輕輕搖頭,“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她看了他最後一眼,“施主,請回吧”。

寒風揚起了徐妙錦的衣擺,她黑色的身影漸漸隱沒在那扇黑色的小門內。庵門緩緩合上,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朱棣在門外久久佇立著,空空的山上,除了煙雨之外,一無所有。他抬起淚霧朦朧的眼睛,呆呆的凝視著那扇緊閉的庵門。蒙蒙的煙雨仍然無邊無際的灑著,破碎的雨聲宛如一曲悲歌,聲聲震顫靈魂,直至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