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語言者的本意是用來數人的。
一個性格內向的年輕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父母相繼病逝,情場又十分失意,事業上也頻遭挫折,不日又受到了小人排擠,他萬念俱灰。一天,他來到一家商店,想買一把水果刀,準備殺掉所有與自己有隙的敵人之後自絕於世。
他要了好幾把刀,反複試著刀鋒,終於選定了一把。付過錢後,正待離開,售貨員小姐忽然叫住了他,把刀要了回來。他冷冷鵝站在那裏,困惑地看著她往刀鋒上纏著紙巾,纏了一層又工層,纏好之後,她手握刀鋒,將力柄一方朝著他,把刀遞到他的手裏。
“你這是幹什麼?”他問。
“這樣就不容易碰傷了人。”小姐笑道。
“其實你不用管那佟多,隻需要賣刀就行了。”
“這裏賣出的刀是去削水果還是去沾鮮血是和我沒有一點兒關係。”小姐依然笑道,“可是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得好一些。”
他拿起刀走出了商店,心裏忽然十分溫暖。原來這世界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無情,原來還有人不為任何利益地關心著他。雖然不多,但⊥點點也就足夠珍貴了。
那天下午,他買了許多水果,細細地用那把刀享受著果汁的芬芳與甘甜。他邊吃邊想著那個女孩的容顏。如果不是那個陌生的女孩,他和這把刀恐怕都得再換一個仙魔兩界的位置了。
自此,這把刀成了他警戒自己的至寶。那個女孩,也成了他生命中的至神。
再來看下麵的故事。在茂密的山林裏,一位樵夫救了一隻小熊,母熊對樵夫感激不盡: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窩,母熊便安排他住宿,還以豐盛的晚宴款待了他。
第二天一大早,樵夫對母熊說:“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
母熊心裏不樂,但嘴上說:“作為補償,你用斧頭砍我的頭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幹年後,樵夫又遇到了母熊,問她頭上的傷口好了沒有。母熊說:“噢,那次痛了一陣子,傷口愈合後我就忘了,不過你說過的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感悟
我們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用語言與別人進行溝通(啞者用啞語),可我們往往會忽硯語言的力量。記住:語言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所以,我們要知道該說哪些話,尤其要知道不該說哪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