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換一種思路 走一條捷徑(1 / 1)

捷徑就藏在你的腦子裏。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為了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人員。

麵對眾多應聘者,大公司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營銷人員,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請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地賣給和尚。”

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剃發為僧,要木梳有何用?豈不是神經錯亂,拿人開涮?沒過一會兒,應聘者接連拂袖而去,幾乎散盡。最後隻剩下3個應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錢。

負責人對剩下的:這3位應聘者交代:“以10日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成果報給我。”

10日期到。負責人問小伊:“賣出多少?”答;“一把。”“怎麼賣的?”小伊說:“我去很多寺廟也沒賣出去一把,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使勁撓著又髒又厚的頭皮。於是我趕忙遞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又問小石:“賣出多少?〃答:“10把。”“怎麼賣的?”小石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小石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小石的建議。那山共有10座廟,於是買下10把木梳。

負責人又問小錢:“賣出多少?”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小錢說他來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絡繹不絕。小錢對住持說:“凡來進香朝拜者,都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3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並請小錢小住幾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也更旺。這還不算完,好戲在後頭。住持希望小錢再多賣一些不同檔次的木梳,以便分層次地贈給各種類型的施主與和香客。就這樣,小錢在看來沒有木梳市場的地方開拓出很有潛力的市場。

感悟

做一件同樣的事情,有多少個人去做,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做法,而把這件事情做的最好的隻有一個人,喜於觀察、打被常規通常就是這個人成功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