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與其費盡心機申辯 不如做到難得糊塗(1 / 1)

做人不要太清醒。

孔子東遊列國,有一天看到兩個獵人在指手畫腳,好像為了一件事而爭論得麵紅耳赤,唾沫橫飛。

孔子詢問他們在爭論什麼,原來為了一道算術題。矮個說三八等於二十四,高個堅持說三八等於二十三,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以至於幾乎動起手來。最後,二人打賭請一個聖賢作裁定,如果誰的答案正確,對方就將一天的獵物給勝者。這時,孔子來了。

二人請聖人裁定,孔子竟然叫認為三八等於二十四的人將獵物交給說三八等於二十三的獵人。這個人拿著獵物走了。這種裁判,矮個不答應了,他氣憤地說:“三八二十四,這是連小孩子都不爭論的真理,你是聖人,卻認為三八等於二十三,看樣子也是徒有虛名呀!”

孔子笑道:“你說的沒錯,三八等於二十四是小孩子都不爭論的真理,你堅持真理就行了,幹嗎還要與一個根本就不值得對待的人討論這種不用討論也再明顯不過的問題呢?”獵人似有所悟,孔子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那個人雖然得到了獵物,但他卻得到一生的糊塗,你是失去了獵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訓!”

矮個獵人聽了孔聖人的話,點了點頭。

白隱禪師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

相傳在白隱禪師住地附近住著⊥對夫婦,家中有一女兒,無緣無故身懷有孕,父母苦苦追問對方是誰,姑娘無奈之下竟指白隱為其子之父。父母自然怒不可遏,找白隱禪師算賬,白隱昕完了對方的辱罵,隻淡淡地應道:“就是這樣嗎?”可事情並沒有完,等那姑娘肚中的嬰兒降生後,姑娘的父母竟毫不猶豫地將嬰兒送給了白隱。這著實是讓白隱禪師難堪的事,一位出家的和尚,竟與民女通奸,還生了孩子,出的是哪門的家,街談巷議不絕於耳。這位白隱禪師盡管名譽掃地,但並不介意,還是認真、細心照顧孩子的成長。隔年之後,真相大白,原來孩子的生身父親是一個市井之徒。他利用手段引誘姑娘失身於他,並致使姑娘懷了孕。父母親追問,姑娘無奈才胡編濫造安在了白隱禪師的頭上。接下來自然是賠禮道歉,並物歸原主。白隱在交回孩子時仍然隻是輕輕說道:“就是這樣嗎?”

感悟

我們常常被別人誤會和指責,如果你去解釋或還擊,往往會越描越黑,事情會越鬧越大。不妨把心胸放寬一些,沒有必要去理會,裝裝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往往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