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金絲雀”(2 / 2)

對我來說,參與“金絲雀殺人事件”的調查——或者確切地說,是在一旁看熱鬧——是我這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曆之一。案發的時候,約翰·馬克漢這位紐約地檢處檢察官,是一月份才剛走馬上任的。我必須鄭重地提醒你,在他長達四年的任期當中,成功偵破不計其數的刑事案件,因此而聲名大噪。然而,他本人卻對於外界加在他身上的讚許十分厭惡。究其原因,大概是對一位重視榮譽的男人而言,他本能地排斥獨享全部功勞。事實上,在大部分他參與的著名刑事案件中,他扮演的從來都是協助的角色。而破案的真正功臣,則是馬克漢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隻不過這位朋友一直不願公開這個事實。

馬克漢的這位朋友是一位非常年輕的貴族,他從來沒想過要公開自己的姓名,在這裏,我姑且稱他為菲洛·萬斯。

萬斯在很多方麵都有著令人驚奇的才能和天賦。首先,他是一位技藝精湛的業餘畫家,而且在美學和心理學上也造詣頗深,從某種程度上,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藝術收藏家。他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接受教育,所以帶有輕微的英國腔調,就像真正的紳士那樣。萬斯擁有一筆龐大而豐厚的家產,但他並未因此成為遊手好閑的公子哥兒,他是一個頭腦冷靜且十分精明的人,在大部分時間裏,都能夠履行家族賦予他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不過,他天生憤世嫉俗、冷眼看世界,那些沒有與他深交的人,都以為他是一個媚上欺下的勢利小人。不過,以我對萬斯的了解,他的憤世嫉俗與冷酷態度,都來自於他與生俱來的敏感、孤獨的天性,他絕不是一個故作清高、目空一切的人。

參與偵辦金絲雀殺人事件的萬斯,當時還不到三十五歲,常常表情嚴峻冷漠,配上他那清瘦且棱角分明的臉頰,仿佛是一尊冰冷的雕像,這種嚴峻冷漠的氣質讓萬斯美男子的形象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種與生俱來的冷漠也在他與朋友之間樹起了一麵牆。其實,他並不是沒有感情,隻是他完美主義的傾向驅使他,將不當的情感及時平息在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永遠顯示出他的理性和美好,即使麵對興趣極濃的事物,他也經常表現出驚人的克製,這也是他招致誤解和批評的最大原因。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萬斯始終以他冷漠的態度看待世俗的一切。有時候,我也不禁覺得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就像是一個缺乏熱情的冷漠的觀眾,冷眼旁觀到不屑一顧。但是,真正的萬斯,其實一直求知若渴,生活中的任何細枝末節都難逃他的法眼。

盡管他並不是職業的刑事案件調查人員,但是,他的聰明才智和追根究底的精神,使他對馬克漢所負責的刑事案件的調查工作充滿了興趣。

我手上有一份完整的記錄,包括萬斯以法院顧問的身份參與的所有刑事案件的所有情況。不過我想我無權把它們公之於世。但是,就在馬克漢參加選舉失敗從此退出政壇,以及萬斯去年遠赴他國定居後,我終於獲得了二人的同意,得以將這份記錄完全公開。但是萬斯仍然堅持不能公布他的姓名,其他則沒有任何限製。

我以前曾經在“班森殺人事件”中提到,由於案情特別,我們讓萬斯投入到當時的調查當中,並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最終破獲了那起神秘案件。目前我們要講的,則是關於他偵破瑪格麗特·歐黛爾謀殺案的詳細過程。這件謀殺案發生在同年的初秋,當時造成的轟動比這之前的任何刑事案件都要來得大。

案件的錯綜複雜和離奇引發了萬斯強烈的好奇心,遂接下了這項新的調查任務。當時馬克漢飽受反政府報紙攻訐的困擾已經好幾個星期了,他們對他進行語言上的狂轟濫炸,指責他無權對警方交到他手上的黑道犯罪勢力定罪量刑。此前,由於政府禁酒的結果,一種危險而且完全不受歡迎的新興夜生活形態在紐約躥起。許多財力雄厚的酒館,他們自稱是俱樂部,沿著百老彙大道以及它附近的街道一家家地開了起來。緊接著,在這個地區發生的犯罪事件數目多得驚人,不外乎為情為財;可以說,這些不良場所成為了犯罪的溫床,滋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犯罪事件。

紐約城的一間家庭旅館裏就曾發生過一起搶劫珠寶謀殺案,後來,調查發現是在當地一家俱樂部謀劃的。接著,又發生兩名追查此案的刑事組幹員背部中槍、陳屍在這家俱樂部附近的不幸事件。罪犯更是囂張地將屍體公然棄置在這家俱樂部附近。連續發生的兩起惡性犯罪事件,使得馬克漢決定暫時將辦公室的其他事務擱置,親自調查處理不斷升高到讓人無法忍受的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