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萬斯解說(3 / 3)

自從馬克漢承認少校有罪的事實後,他深入調查了兩兄弟的財務狀況,發現比史提的報告更糟糕,證券公司的股票有係統地全部被拿去做私人投機之用;艾文·班森成功地撈了一大筆並歸還借用的股票,少校卻因投資失敗損失慘重。馬克漢發現少校唯一能夠還債並避免吃官司的方法隻有艾文·班森馬上死亡。

在審訊期間知道了:命案發生當日,少校曾做出驚人的承諾,若要成功地兌現這些承諾,唯一的機會就是取得他弟弟保險箱的擁有權。此外,這些承諾和另一人的財產所有權有極大幹係;他曾開出一張為時四十八小時的期票,並擔保抵押過,若他的弟弟仍然活著,一定可以借此揭穿他的詭計。

郝芙曼小姐在審訊過程中是一個助益極大的證人,她對“班森&班森證券公司”內部情況的了解程度,加重了對少校不利的指控。

普拉茲太太同樣做證曾聽見他們兄弟間爭吵,她指出在謀殺案發生前一晚,少校曾向艾文借五萬元未果,他曾撂下狠話:“如果讓我在你和自己中間做出選擇的話,我肯定不會讓自己在這裏受苦。”

公寓裏開電梯的男孩所提到當夜淩晨兩點半回家的莫托古做證說:當他搭計程車轉進公寓時,車燈曾照到一個站在對街的人影,那人看上去很像班森少校,他的證詞並不是十分有利。範菲在少校被捕後承認曾在赴酒吧途中見到他正穿越第六大道的馬路,範菲解釋當時並不認為有何重要,他以為少校剛剛在百老彙附近的餐館用過餐,正打算回家,少校當時也沒看見他。

這段證詞加上莫托古先生的證詞,將少校費盡心機謀劃的不在場證明完全推翻;雖然辯方一再強調他們認錯了人,但陪審團卻深深被這些證據所打動,尤其當助理檢察長蘇利文在萬斯的指導之下,用圖表詳盡地說明少校如何能夠在不驚動男孩的情況下成功地進出公寓。它還證實了除非凶手拿走,否則珠寶不可能從案發現場消失。萬斯和我都被傳喚作為在少校寓所找到珠寶的證人。萬斯在法庭上示範如何推測出凶手的身高,但因牽涉一些複雜的科學性實驗而效果不明顯。對辯方而言,推翻隊長對手槍的鑒定是最麻煩的一件事。

審訊的三星期內,許多醜聞在法庭上浮出水麵,雖然在馬克漢提議下,蘇利文盡可能避免提及任何不幸或與本案有瓜葛的無辜者的隱私問題。然而,歐斯川德上校卻因為馬克漢未將他列為出庭做證的證人而非常氣憤。

審訊最後一星期,聖·克萊爾小姐在一場大型製作百老彙輕鬆歌舞劇中出演,演出十分成功。持續表演了兩年之久,她和具有騎士精神的李寇克上尉結了婚,婚後生活幸福美滿。

範菲依然保持已婚身份且高貴如往日,即使他口中那位“親愛的艾文”已經不在,他仍固定會到紐約市來,我曾見到他和班寧夫人一起出現。不知為什麼,我一直都很欣賞這位女士。範菲籌到一萬元現款——怎麼弄到的?我不知道——將她的珠寶贖回。還有,我很高興審訊並沒有揭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

宣布少校判決的那天晚上,萬斯、馬克漢和我在史杜文生俱樂部裏共進晚餐,對過去數星期間所發生的事沒有交換過一言半語。但現在我看見一絲譏諷味道的微笑出現在萬斯嘴角。

“我說,馬克漢,”他慢吞吞地指出,“整個審訊過程真是太荒誕無稽!那些真正的證據根本沒被提出來,班森少校完全是因推測、懷疑、暗示和推論而被定罪。上帝幫助那些不小心跌進法律獅子口中的無辜者們!”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馬克漢竟然嚴肅地點頭同意:“是的,但如果蘇利文嚐試用你所謂的心理學理論來定罪的話,人家會以為他神經不正常。”

“非常肯定,”萬斯歎了一口氣,“你說明了,如果用智慧來做你們的事,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

“理論上,”馬克漢最終回答,“你的道理十分清楚明白,但我恐怕自己和實質證據打交道的時間太久以至於無法為了你那些心理和技巧而舍棄它們……然而,”他輕鬆加上一句,“如果未來我的法律證據派不上用場時,我可以請你出馬協助嗎?”

“隨時等候差遣,你知道的,老家夥,”萬斯說,“我猜想,當你的法律證據無法製止地指向受害人時,也就是你最需要我的時候。”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在開玩笑,奇怪的是,後來居然成了一句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