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於1917年的《福布斯》和《財富》並稱世界兩大財經雜誌, 區別隻是《財富》雜誌關注企業, 《福布斯》則更為關注企業家,作為一本商業雜誌, 《福布斯》卻在全世界各行各業乃至普通民眾間都有著極大的名氣, 但令其蜚聲國際的, 是該雜誌每年編製的各種榜單。
例如全球名人榜、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全球權勢女性、國家元首排行榜、王室富豪排行榜、各個國家地區的富豪排行榜等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1982年首次推出的“全球富豪排行榜”。
《財富》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和《福布斯》評選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一樣, 都是曆史悠久, 數據較權威,在全世界有著空前影響力的榜單。
或者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更為恰當,因為每一個上榜的富翁身家都得是十億美元起,《福布斯》每次推出的上榜富翁都是五百人左右,遇上全球經濟好的年份,最後一名上榜的富翁資產都不止十億。
《福布斯》每次發布榜單都會受到全球媒體和民眾的高度關注, 並短暫“占領”各國新聞頭條幾天,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當最新一期的《福布斯》發售時, 人們最先注意到的是雜誌的封麵。
穿著深灰色西裝的男人側臉俊美的猶如名畫, 黑白兩色相互交錯格子圖案的羊毛領帶質感十足, 搭配純白襯衣, 散發著內斂又耀眼的氣息, 既正式又不會顯得古板,是年輕、幹淨又優雅的完美造型。
但凡商業成功人士為雜誌封麵拍照,動作總是那麼幾樣,或雙臂交叉在身前, 或雙手插兜看向鏡頭,或雙手交握抵在下巴上,又或是扶著什麼東西,坐在沙發上之類,已經形成了一類成功企業家雜誌照模板套路,但是這期《福布斯》的封麵照卻十分與眾不同。
純黑的背景,深灰色西服,男人微側著身體,下巴輕抬起少許,骨節分明、白皙細膩的修長手指放在領口,正在調整領結的大小,目光也沒有刻意的盯著鏡頭,而像是正整理儀容時突然被攝影師喊到名字,漫不經心瞥過來一眼,自有一番氣定神閑……或者說是媒體口中“衣冠禽獸”的大資本家氣質,而且完全沒有其他成功人士拍照時的刻板生硬。
雜誌封麵再帥出天際,也不可能讓所有人瞠目結舌,但是,每個看到本期《福布斯》的人,無論是媒體還是普通民眾,的的確確都是驚訝萬分的。
不僅是因為封麵上的男人是威廉·布蘭德利,本職工作其實是演員的好萊塢超級巨星。
更因為印在旁邊上的那一行字:《威廉·布蘭德利——2000年全球億萬富翁俱樂部新成員!》
這句話的魔力太大,讓很多明明認出了雜誌封麵人物的人都還要忍不住自我懷疑:威廉·布蘭德利?那個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億萬富翁?
真的?
雖然早就知道威廉·布蘭德利有錢,僅去年一部《相濡以血》就為他個人帶去高達兩億美元的分賬,可能已經擠入億萬富翁的行列,但是,人們還是覺得這一天不會來的那麼早……
心急的人,已經搶先一步翻開了雜誌內頁。
《福布斯》為全世界的富豪們排行,不僅僅是給個名字及資產而以,事實上雜誌記錄的信息非常詳細,每一位上榜的億萬富翁,除了有姓名、國籍、所在國家地區、年齡、淨資產(億美元)等基本信息外,還會有具體生意種類,財富來源是白手起家、繼承遺產還是繼承和發展。
威廉·布蘭德利的所有基本信息,在內頁用白紙鉛字清清楚楚的刊登著,財富來源裏的“多元化經營”也一口氣將他包括演員及威爾洛特影業ceo在內的多種身份概括了進去。
是真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威廉·布蘭德利不僅在榜,而且排名並不吊車尾。
一連串的震驚和疑問繼續冒了出來:威廉·布拉德利竟然這麼有錢,比之前媒體最大膽的預測還翻了不止一倍!他到底做了什麼投資才將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以及,大概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億萬富翁們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愛張揚自己有錢而招來麻煩,所以,《福布斯》到底是怎麼搞到那麼多隱秘的數據的?
《福布斯》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但出於某種原因,官方始終沒有給出回應,倒是有幾家小報放出了不知真假的新聞。
關於《福布斯》是如何得知眾多億萬富翁們資產動向的,雖然公民的個人收入和稅表都是保密的,但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強,好萊塢明星們的片酬虛虛實實,《好萊塢報道者》每年不也都能準確列出明星們的收入排行麼。
早在全球富豪排行榜推出之後沒幾年,就有人猜測《福布斯》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渠道之一就是那些頂級的會計事務所,或者數據更靠譜的美國國稅局——原因一是除了這兩家機構沒人能得到完整具體的信息,原因二則是《福布斯》對於美國企業家的身家總是了解的比較清楚,但對於中東、南美和非洲等地區的富豪們的身家,一般都是估計大概數字。
而《福布斯》之所以摸清威廉·布蘭德利的家底,是因為後者在年初報稅時,向irs(美國國稅局)提交了幾筆來自股票交易的大額稅單,筆筆都在三千萬美元以上,甚至有兩筆達到了五千萬美元。
美國實行的是個人報稅製度,每年年初到四月,是美國聯邦稅和州稅的截止日,在此之前所有到了發定年齡有了收入來源的公民都要向irs依法報個人所得稅,股票交易就屬於個人所得稅應報的一種,而雖然美國個人所得稅采取的是六級稅率製,最高稅率在39.8%,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通過一係列慈善行為,和專門的私人會計專家和稅務專家對各種免稅、避稅調侃的合理運用,富豪們應繳納的稅款會大大降低,“股神”沃倫·巴菲特就曾表示過他支付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僅為17%左右。
不過威廉知道巴菲特其實還是說多了,大約是擔心招致民眾反吧,億萬富翁們實際支付的聯邦稅率其實比17%更低,不過就算隻有10%,一名億萬富翁一年所繳納的稅款,也比十名中產階級家庭一輩子繳納的稅還要多了。
就比如威廉,他的這幾筆來自股票交易的稅單加在一起,稅款已經超過了兩億美元,由此可以推斷出過去一年裏他通過股票交易到底增加了多少收入。
《紐約郵報》更是通過匿名渠道——其他媒體紛紛猜測是華爾街——直接點出了威廉·布蘭德利股票交易的具體情況,像是威廉在去年年初還持有包括微軟、蘋果、亞馬遜、甲骨文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公司的股票,而今除了蘋果的股票,其他多數竟然全部賣掉了。
現在的科技股市場這麼火熱,威廉·布蘭德利居然賣掉了股票?
他是不是嫌美元太燙手?
但是部分華爾街人士,卻在私下裏紛紛稱讚這一手的高明,因為他們已經從這兩個月的股市動向上看出了不對,物極必反的道理到哪裏都是通的,威廉·布蘭德利絕不是第一個售出手中大量科技股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雖然今年沒有入圍奧斯卡,但哪怕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立刻舉行,也不可能搶走威廉·布蘭德利這個名字的風頭了。
因為威廉最近刷遍了全球財經,啊不,還有娛樂版新聞的頭條。
人們對於白手起家打拚出一番事業的成功人士總是充滿好感的,像丹尼爾·齊夫這樣靠繼承成為億萬富翁的,頂多的讓人感慨嫉妒一下他的出身,而對於靠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的,則更容易擁有名人光環、崇拜者和話提性。
威廉的的確確是白手起家的,通過《奧普拉脫口秀》,全世界影迷都知道他曾經一貧如洗靠打工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