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劇組選擇在hso網站上放出自己的拍攝片花,對雙方來講都是一個共贏的買賣,hso網站因擁有來自劇組第一線的消息來源而吸引了更多的網民增加了影響力,《指環王》也得到了極好的曝光宣傳機會,不至於在漫長的拍攝期內被人們遺忘。
而從實際宣傳效果看,《指環王》劇組和hso網站簡直像是不花一美分,就請回來一支專業的公關宣傳團隊似的——片花出爐的第一天,hso網站的瀏覽量就整整增加了三倍,並且還被cnn晚間新聞引用,第二天片花截圖也登上了不少好萊塢娛樂報紙的版麵,並被無數托爾金書迷、演員或導演的人迷、魔幻或史詩類電影愛好者反複研究了無數遍,《指環王》劇組放出的這個連宣傳片都稱不上的片花,或者說是花絮,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除了片花裏數個鏡頭泄露出的畫麵非常值得研究探秘外,還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哪部電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搞宣傳的。
在好萊塢,片場花絮一般是作為添頭被收錄在dvd裏的,如果電影沒有出dvd的資格,那麼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些影像資料將會和膠片拷貝一起,被塵封在製片廠的哪個布滿灰塵的儲藏室裏,可能從此就不見天日了。
而各個電影公司,一直也是知道從未被展示過的電影拍攝花絮,對影迷其實是有著強大的吸引力的——《泰坦尼克號》的dvd發售後,不僅成為了當年美國電影類dvd銷量的第一,總銷量還很快就積累到了影史前十,而在對購買者的一份調查中有數據顯示,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購買dvd的原因,是“聽說花絮裏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甚至有威廉·布蘭德利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在船頭對傑克、露絲的模仿鏡頭?太令人期待了!”——但是或許是暫時沒有想到,或許是隻想後期通過dvd盈利,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們,真的沒有哪個是將花絮用作宣傳的。
但是,觀眾的確渴望看到片花——泰坦尼克號比預估數字還要多的多的銷量,已經說明了一切——也難怪嗅覺敏銳的《紐約時報》會發出感慨:“威爾洛特的每一場宣傳戰都打的極其漂亮,而且富有奇思妙想,總會使出一些新鮮獨特又不易被模仿的招數,假以時日,或許威爾洛特將成為好萊塢,或者世界電影宣傳發行的一杆標杆。”
而且,《指環王》的第一版片花不是單純的隻吸引了些目光和噱頭,事實上,影迷和書迷後期對它的研究和討論,才是讓電影關注度和期待值變高的重要因素。
視頻中的每一個鏡頭都被有心的書迷影迷截出來反複研究,他們試圖從這裏麵尋找出拍攝的進度、對原著的還原程度甚至是劇組工作人員的用心程度——結果當然是很驚人的,近景鏡頭清晰的拍攝出四個霍比特人身上戲服那高級布料加繁複刺繡形成的獨特反光,純鋼銑製還鏤刻著精美紋飾的道具長劍,戒靈胯下那十幾匹貨真價實的駿馬,純天然神還原的霍比特人故鄉夏爾,在道具室中驚鴻一瞥的剛鐸成、艾辛格、歐散克塔和摩瑞亞礦坑的精致模型……
據說劇組目前還正在新西蘭當地招募戰爭戲所用的士兵群眾演員,大概需要上萬人,還很可能和軍隊合作直接使用現役軍人,如此多的細節被解讀清楚後再相加,使很多在看第一遍、第二遍片花時不清楚威廉·布蘭德利那句“史上最大規模的低成本電影”是什麼意思的人,終於明白過來了——如此多的大場麵,如此多的主演數量,如此精益求精的影片細節,總成本2.7億美元聽起來是很多,比《泰坦尼克號》的製作費用還要多,但是三部曲平攤下來一部製作費才不到一億美元,簡直是物美價廉的超值買賣了,畢竟,《指環王》對特效、場麵、道具、演員等的要求,並不比大船低多少。
“2.7億美元的史上最大規模低成本電影”初聽起來像極了嘲諷,但是深入了解之後,才會明白,這其實是一種用自嘲語氣說出的驕傲。
如果說在電影籌備乃至正式拍攝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有許多非議是關於電影投資、質量和彼得·傑克遜的執導水平的話,那麼現在,在見到了《指環王》劇組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後,更多的人已經從質疑威爾洛特是否能忠實還原托爾金原著,變為音樂的期待了。——更別說在這一分多的片花裏,展現出的很可能隻是劇組努力付出的冰山一角。
而“在安都因河的阿苟納斯雕像之下,一切都顯得渺小。”這句出現在片花最後一幕,神秘兮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話,則是《指環王》劇組在宣告自己的雄心壯誌——當然,這一點是要人們到很久很久以後才意識到的。
阿苟納斯是剛鐸的北部國境線,當護戒小隊沿著安都因河行駛到阿苟納斯的時候看到了兩座屹立在岸邊兩側的巨大雕像,是在第三紀元的剛鐸國王羅門達奇爾二世時期修建的,雕刻的分別是在第二紀元裏戰勝了魔君索倫的王者伊倫迪爾和伊西鐸,因此也被叫做“阿苟納斯巨像”或“諸王之門”,當護戒小隊行駛過雕像的時候發現,一個人的身高竟然還比不過雕像的腳趾,在巨大的雕像前,人類竟然顯得如此的渺小。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也就很清楚了,毫無疑問,這是在指其他同類型電影麵對《指環王》,將和人類麵對阿苟納斯雕像一樣是那麼的渺小。
不過這句話的深意暫時還沒幾個人能體會,因為托爾金對阿苟納斯巨像的描寫不多,沒有原著基礎的人本就連阿苟納斯雕像是什麼都不知道,電影最終成品如何又是一件未知的事,哪怕是原著書迷,也很難立刻理解出威爾洛特和彼得·傑克遜的深意——直到許久之後,《指環王》正式上映,人們被那史詩般的電影徹底震撼到之後,才懂了早在幾年之前,彼得·傑克遜和威爾洛特已經充滿野心,並且企圖遠大了。
當然,哪怕片花的細節足夠豐富,一個不經意的鏡頭就提供給了書迷影迷們如此可供解讀的空間,還是有人非常非常的不滿足,他們不滿的理由非常簡單——精靈呢?托老筆下最為高貴美好的生物在哪裏?凱蘭崔爾、埃爾德隆、格洛芬德爾、亞玟公主和萊格拉斯,為什麼一個也沒看到?
噢對了,他們是看到了威廉·布蘭德利,剛剛練劍結束汗水津津的威爾洛特擁有者性感迷人的快要讓人窒息了,但是,自從那一張讓人魂牽夢縈的金發照後,無數的書迷和影迷做夢都想知道格洛芬德爾的完整版造型是什麼樣的!他們無比期待的想要看到能夠單挑炎魔的金華領主,當他穿上繡滿精細樹葉和白罌花花紋的長袍,手持流線狀的彈簧鋼銑製而成精靈長劍,騎著白馬阿斯夫羅斯,馳騁在響水河畔的時候,該是怎樣的一種風采!
……
利多島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個小島,風光秀美,氣候舒適,海岸線狹長,金色的沙灘在充沛的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繁華的商業街和各具特色的店鋪令人流連忘返,不僅是有名的度假勝地,還是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舉辦地。
利多島電影宮,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們彙集一堂,隻能容納幾十個人的小型放映廳,實在是個討論重要話題的好地方,不僅位置偏僻,遮光的窗簾將房間護衛的嚴絲合縫,不放任何一縷陽光鑽進室內,天花板上的吸音海綿還能確保隻要門一關閉,裏麵的任何聲音都傳不到外麵去,柔軟舒適的寬大座椅上隻坐了九位評委,也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的全部陣容了。
為保持公正性,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組成一向多元化,九個席位裏,除了每年必選的意大利籍評委外,其他八位評委基本從不同的國家地區選出,像是今年的評審團裏,就有來自意大利、法國、英國、土耳其、波蘭、意大利、南斯拉夫和中國香港地區的評委。
從清晨到深夜,再重複一遍,以主席艾伯托·巴貝拉為首的評審團已經為各個獎項的最後選擇討論了整整兩天了,幾乎所有獎項,他們都已做出了選擇,除了——
“吉姆·布羅德本特,塞爾吉·洛佩茲,威廉·布蘭德利,最佳男演員將從他們三人中選出,這一點大家都沒有異議吧?”
其他八位評委一起點了點頭。
吉姆·布羅德本特是一名出演舞台劇出身的英國男演員,他主演的《酣歌暢戲》就是一出以歌劇舞台為背景的音樂喜劇,題材略有點像《莎翁情史》,布羅德本特本人所具有的藝術家氣質令他扮演起一百多年前的歌劇作家來分外形象;而西班牙著名男演員塞爾吉·洛佩茲主演的《一段色/情關係》題材更為大膽一些,講述是兩個對對方一無所知,卻維持了一段長時間床伴關係的男女的故事;《搏擊俱樂部》就更不用介紹了,它不僅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還被評審團們反複觀看了三遍,第三遍就在剛剛結束,放映廳內的音響似乎都還留有餘熱。
艾伯托·巴貝拉看著所有人說:“所以,問題就是,選誰?”
九位評委互相交換了一個目光,誰都沒有最先發言,一是男演員們表現都非常出色,有點難以抉擇,二麼,則是持續了兩天的討論,那些無休止的討論和權衡,已經快把他們的精力消磨光了,他們不想再為此和意見不合的其他評委吵起來,所以誰都不肯先說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