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影帝(3 / 3)

威廉又停頓了一秒,等掌聲的熱烈程度稍微降低了一點兒後,才用右手高舉起獎杯,說出最後一句致辭:“昨天,就在這裏,很多人肯定的說我拿不到影帝,現在,我又站在了這兒,手裏還多了座獎杯。這不是第一座,也不會是最後一座。謝謝。”他的目光像是在看著所有人,舞台下的嘉賓、鏡頭後的觀眾,又像是誰都沒看,話是說給特定的部分人聽似的。

鏡頭從台下嘉賓麵上掃過去,彼得·威爾、約翰·麥登、哈維·韋恩斯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湯姆·克魯斯、凱特·布蘭切特……有的人在鼓掌微笑,有的人麵無表情,也有的人若有所思,威廉的得獎致辭,不管是哪一句話,觸動了大部分人。

致辭完後,威廉拿著獎杯和朱迪·丹奇一起走下台階,“你真的被經紀人坑了一下,沒有事先準備台詞嗎?”她問。

“是的。怎麼,我看起來像是在背台詞嗎?”

“不像,一點兒都不,是你表現的太棒了,我有很多年都沒有見到過像你這樣的年輕人了,原本年齡是你唯一的桎梏,不過現在……”越靠近衣香鬢影的大廳,朱迪·丹奇的聲音就越低,到最後隻剩下一句呢喃了:“二十二歲的影帝,外國記者協會讓好萊塢的規則改變了……”

舞台重新回到妙語如珠的主持人的掌控之中,但大廳裏幾乎已經沒人在認真聽她講了什麼了,本屆金球獎頒獎晚宴的收視率,也從4100萬觀眾人次的本晚最高峰,一口氣跌落了將近三分之一——晚宴剛開始時的收視率隻有2300萬,頒發到最佳劇情片和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的時候曾達到過3500萬以上,但最高峰還是要數頒發兩個最佳男主角獎項的時候。

不過,這注定是會給所有人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一屆金球獎頒獎晚宴,無論是第一次在頒發最佳男演員獎項時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惡作劇成功的烏龍事件,還是誕生了金球獎曆史上最年輕的影帝,都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

——尤其是令觀眾喜聞樂見的烏龍惡作劇事件裏,無論是朱迪·丹奇靈活機智的反應,伊恩·麥克萊恩的大度,還是威廉·布蘭德利與眾不同、妙趣橫生的致辭,都為這屆頒獎晚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這一幕也將成為金球獎頒獎典禮曆史上永恒的經典之一,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後,還經常被媒體及影迷津津樂道的拿出來回味。

……

二十天後,洛杉磯多蘿西·錢德勒大廳,第七十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如期舉行。

過去半個多月裏,威廉·布蘭德利成為金球獎曆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一度讓本來已經逐漸明朗化的奧斯卡影帝之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五位提名候選人裏,威廉·布蘭德利原本是最不可能碰觸獎杯的,但因為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大膽之舉,後來看起來倒似乎是人人皆有可能了。

不過最終的事實還是證明了,擁有近六千名成員的學院的確可以像隻有不足百名評委的外國記者協會那樣擁有驚人之舉,隻不過他們出人意料的選擇不是表現在最佳男演員上,而是其他方麵——

執導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這個奧斯卡終極大獎卻花落《莎翁情史》,延續了近六十屆的“最佳導演獲得者必拿最佳影片”這一規律再次被打破,這已經足夠令人費解,表演類獎項方麵,學院選擇意大利演員羅伯特·貝尼尼成為影帝並未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畢竟貝尼尼頒獎前就是提名人力的大熱門,但是在《莎翁情史》獲得的奧斯卡小金人獎杯中,被很多人寄予希望,想要看到影史上最年輕奧斯卡影帝誕生的威廉·布蘭德利一無所獲,反而是在影片中多數時候都被布蘭德利的演技牽著走的格溫妮絲·帕特洛,憑借此片二十六歲就成為了奧斯卡影後,這就震驚了整個好萊塢了。

然後,按照慣例,金球獎結束了,奧斯卡也結束了,但頒獎季的後遺症,新一輪是追捧與喊冤戲碼又要開始上演了。

威廉原本沒準備在這裏麵插一腳的,但是,時機錯過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