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闕齊天,高懸九重,其間深林秀壑,雲霧迷蹤——蕭林壑的名字,就取自這句詞中,這是凡世中人拜訪過上闕之後寫下的句子。
到得上闕已是午後,浮蘇以圓山易數相卜,卜出相應的方位來,便與林壑一道過去。上闕到底是仙家登仙之處,自不會有奇怪的妖魔出現,不過,卻有修士們的蹤跡,浮蘇好死不死碰上,還有相熟的人夾於其間。
“伊亭師叔!”浮蘇一看到伊亭,整個人就不好了,博聞強記的暴力女神經病又出現了。
“浮蘇師侄,來來來來來,快來幫忙,把這幾個人替師叔收拾收拾,師叔實在沒力氣收拾他們了。”伊亭見到浮蘇,喜出望外,眼看著要輸,來這麼個強援,真是祖宗們保佑呀。
莫明歎口氣,浮蘇自雲端降下,抓出一把雷符,砸向與伊亭纏鬥的那幾人,然後便把伊亭拽到自己的一葉舟上重新飛於雲天上。見那幾人被雷符砸個暈頭轉向,卻依舊不損戰鬥力後,浮蘇無奈地看向伊亭道:“伊亭師叔,你又幹什麼了,這幾個人修為境界和修法都不俗,你怎麼惹上這麼幾個厲害人物的。”
伊亭:我不是故意的……
“師叔祖,那好像是聽雨樓的弟子吧。”林壑看著對方幾人的招數修法,應該是聽雨樓的弟子。聽雨樓教弟子,素來是博學廣知,溫文爾雅為標準,這是滄海界所剩不多的儒學門派,因此雖門派小些,但地位比法葉寺還特殊。
一聽是聽雨樓,浮蘇就挺想抽伊亭的:“那麼一群你不招惹他們,他們怎麼也不會為難你的人,你究竟做了什麼讓他們跟你生死相爭。”
伊亭:“我真不知道他們是聽雨樓的弟子,要知道我就不那麼胡說八道了。”
聽出來了,伊亭肯定嘴上沒把門的,把聽雨樓的弟子給招惹了。聽雨樓的弟子說是溫文爾雅,可中國幾千年的曆史能證明,從來文人都是骨子裏憋著滿滿惡意與壞水的一群人。這麼一群人你打他一頓,他可能還不那麼記仇,可你要是言語上戳中了他們,那八成就要倒大黴。
“我就從沒見過您這樣的長輩!”浮蘇瞪伊亭一眼,自己馭劍下去將雷符散去,然後老老實實上前道歉:“諸位,在下乘雲宗秦浮蘇,我這長輩素行無狀,還請幾位多見諒。若有什麼得罪的地方,回頭我就將她綁了,送到聽雨樓前負荊請罪。”
被莫明炸一通後,聽雨樓一幹弟子哪能不氣,可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且浮蘇躬身施禮賠罪,又點明先前那女修是長輩,話裏話外都透著一種“我這位長輩向來就是個神經病,你們如此高大上,別跟神經病一般見識”的味道。
儒門子弟素來是,你罵過來我罵回去,你打過來我打回去,可人這般“誠懇”賠禮,儒門弟子素來的教養真讓他們沒法再計較。浮蘇必需感謝滄海界不是現代小說中,那人人都為點小恩怨掐生死架的修仙世界:“秦仙子不必多禮,我等也實在不該以眾敵寡,隻是令長輩著實無狀,有話道禍從口出,還盼令長輩能修修口德才好。”
不管誰對誰錯,先承認自家錯誤,然後再打對方一棍子,還打得一個髒字不帶,甚至語氣絲毫不含冤怨。浮蘇再回頭看伊亭那就要衝上來揍人的樣子,真是家門不幸呐:“多多見諒,多多包涵……相互理解,理解至上。”
聽雨樓的弟子再接受浮蘇的致歉禮後,便要告辭離去,浮蘇便想起多年前自己跟聽雨樓的葉韶光在劍閣大比上“掐過架”,便讓他們給葉韶光帶個好。哪想,那一眾儒門弟子回頭看向浮蘇,神色間似都有些悲慟,其中一人上前道:“秦仙子怕是不知道,葉師叔為救我等幾人脫身,於數月前在天闕失去蹤跡,我等便是為找葉師叔下落而來。”
浮蘇已經快忘了葉韶光的樣子,隻記得這個人為得自己在劍意上的領悟,二話不說就認輸:“我正好也要在天闕找點東西,便也替你們找找吧,可有葉師弟的隨身物件。”
一眾弟子趕緊遞上來一支玉笛,浮蘇接過玉笛,玉笛上蘊含著滿滿靈氣,這是有靈之物,靈氣多半來自於葉韶光。浮蘇感應過後,便將玉笛還給聽雨樓弟子,並應諾仔細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