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聲揚】
(一)
徐桂芳把10多萬字的書稿,和她的名字,一並送到我的麵前。要我審讀,並求寫序。
三晉文化研究會正在編寫《朔州通史》,10本,500多萬字,無異於在修築一段文化長城。我們幾個人,日以繼夜,尚感不及,豈敢顧左右言他?我遲疑了半晌。然而,還是接受了這道作業題。此類業餘作業,幾年來至少已有100家之多。回頭看,確實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也深深地感謝青年朋友們,為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學習機會。
向青年學習,青春常在。
我曾說過,人生應該走好三段路,即青年時期上路,中年時期帶路,老年時期指路。現在,我自知已帶不了路,也跟不上趟了。但是能不能充當一個指路者?天知道。
(二)
不要故作神秘,其實文章並不難。
隻要你有捕捉的視角,文章就會傾注筆端;隻要你心存溫暖,就會放飛激情的火花;隻要你細細勾勒,就會描繪出平凡生活裏閃亮的瞬間。這是我拜讀徐桂芳文章之後的體會。
這個世界,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夢。惟其女人的夢則分外奇特。
徐桂芳這女孩子,她所心儀的是,用寫字經營平凡的日子。她把自己的夢,用文字編織得有滋有味。她不湊熱鬧,不浪費時間,於是就有了讀書的工夫。她把業餘時間和書本耳鬢廝磨,當作是快意的享受。很好!她深知寫作是從閱讀開始的。讀書多了,所寫的東西就能耐得住琢磨。她寫讀書買書的故事很感人,感動於她好學的神經和執著的堅守精神。守著書的日子是踏實的,她找到了和時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誰珍惜時間,時間就會珍惜誰。
(三)
“於有句處讀書,更於無字句處讀書”。
自然、社會是一本大書。去墾荒,去耕植,去思索,去追問,總會有所發現。老天不負有心人。《父親的院子》,對父親真摯的感情,用細密的性靈的文字,傳神地表達出來,細微而深情。《行走的秋天》,通過對秋天這個特別讓人敏感季節的描寫,可以看到她對文字的靈活把握。每年我們都會與秋天共度。在這個季節,體會一片樹葉由綠而黃、由綠而紅,體會一朵花的變化,體會一顆果實的分量,體會一粒種子的重任。很美!
生活中,追求美的人最美。
“千年滄桑,已被說盡”。讓人讀後一顫,進而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作哲學的思考。同時也看到了作者自己內心的曆練過程,由多愁善感到由衷的通達的善待生命。這是一種深刻。
小徐在寫作中成長、成熟,也在成長、成熟中寫作。
(四)
真情難得。小徐的文章常常夾敘夾議,字裏行間,閃動著哲理的思考和人性的真情,題材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飯,常景常態。雖然這些題材很多人都寫,但她從自己的視角切入,總能寫出獨特的感受。不易!
《花開花落總無語》,花開花落本是平常景象,但經過細膩的觀察就有了讓人驚訝的發現,和神奇的景象。喜怒哀樂,與花私語,妙趣橫生。
寫作就是發現,發現平平常常裏隱藏的美。她筆下飄過的那場雪,在嚴冬窗上的冰花,已被太陽融化得無影無蹤,但在她滿含深情的文字裏,卻留下了永遠的倩影。
薄薄一冊書,十年心血鑄。
小徐的作品,顯然還有若幹不成熟的地方,但是,這種不成熟正是其潛力所在。我的願望是:把身邊的五彩石統統掛到天上去。
我堅信,石頭上了天,就會變成星星。
2009年2月(鍾聲揚,一級作家,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東方名人研究院院士,朔州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原朔州市人大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