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那天,我拋棄了地球
我坐在艦船休息室的窗邊,望著在逐漸變小的那顆蔚藍色的行星。說是休息室,卻異常寬闊,絕不是辦公樓裏的小巧茶水間,而是國際會議中心般的氣派。
“嘿,快點準備【睡覺】吧。”父親不停地催促我,畢竟事到如今,多愁善感已經無濟於事。
艦船現在的重力設施已經很完善,但達到完全模擬地上重力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父親還是費了點力氣才坐到了我的對麵。他已經換上了沉眠所需的特殊服裝。那是一種類似宇航服的緊身衣,真是個糾結矛盾的存在。
看到父親穿著這種怪裏怪氣的衣服,我感到有些好笑。
而父親看穿了我的想法,“你等一下一樣要穿。平時叫你鍛煉你不聽,穿上以後肚子一定凸起來。”
我們之間沉默了一會。
“舍不得嗎?”父親主動打破了僵局。
怎麼可能會舍得?
“這也是不得已,”父親繼續勸解到,“而且第7艦隊不是已經發現、甚至著陸勘探了一顆類地行星?”
但是那也不能保證我們就能到達【新家園】啊……
“你這……磨磨唧唧。提出走的人不正是你小子嗎?”
啊……是啊。
正是我。
說服了大部分親朋好友一起拋棄了祖輩千萬年生活的家園的人,正是我。
2116的1月4日,也就是昨天,我們成為了背叛母親的兒女,登上了龐大艦隊中的一艘普通的客運艦,離開了地球。
這是正確的決定,我堅信不疑。諸位讀者請不要笑話我這個17歲的少年,也許你們覺得我是要逃避高考,逃避現代社會普遍的就業難題,更何況就算人類怎麼亂折騰,地球撐不到自身的實際壽命,但是撐個萬八千年還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我相信,如果你能繼續看下去,一定會理解我的觀點,甚至會讚歎我的先見之明。
自從上上個世紀,也就20世紀末,互聯網發達之後,人類就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的壁壘,信息的巨牆,在不到兩代人的時間內就被輕易打破。到了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甚至非洲的犄角旮旯都建設了高速互聯網之後,地球本來的政治體係受到了很大衝擊,不論是選舉還是世襲。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講清楚這個過程還是有些困難,更何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互聯網怎麼動搖到了政治體製的根基。不管怎麼說,總之,世界踏出了那一步(雖然經曆了各種形式的武裝衝突,政治鬥爭),人類也終於意識到,世界村並不是一種空想。
那年是2049年,世界大部分國家簽訂了永不交戰的協議,也就【49協議】。從那時起,世界迎來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解決了貧窮,解決了饑餓,甚至攻克了很多不治之症。很奇怪的是,人類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激增,而是已相當平穩的方式增長。
那是和平和充滿活力的三十幾年,直到22世紀中後,人類意識到了極限,自身的,還有環境的。儲存設備可以無限大,但是計算能力,計算機的處理性能遇到了瓶頸,能源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學者哲人們的共識是——地球到極限了。
人們試過新的太陽能轉化方式,收效甚微,微乎其微到我已經不知道人們都嚐試過什麼了。從70年代末開始,人們迎來了迷茫的十年。人類社會雖然沒了戰爭,但是充滿了紙醉金迷和忘乎所以。
有人頹廢了,而有人鍥而不舍,美國宇航局(NASA)夥同歐洲航天局(ESP)還有中國國家航天局拚死一搏,進行了一次超常航行距離的勘探(具體信息至今保密),取得了一塊巨大的行星碎片,重達30萬噸,並從中采集到了一種超越常識的能量塊——星核(starheart)。
雖然說得高大上,很稀有,但是那的確是超越人類理解的能量聚集形式,即使是指甲蓋大的一片,都能讓一個大型工廠保持高效率運行數年。而那次探測的回報是數以噸計的星核。這絕對是偉大的創舉,高效的能量體作為能源,人類的航程有了極大的提升,在宇航局們不斷開采星核的同時,技術也有了幾次革命性的進步,人類甚至打開了禁忌的大門,不,應該說人類不多的野心家,美國的某些政客們妄圖控製世界,下令製造了真正的實在的人工智能,而技術人員突出重重堵截,公布了這個消息,並在核心程序裏加入了自動清除後門的命令。
於是有些人被抓了,有些人下台了,準確說,美國從這次醜聞,正式被踢下了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人沒有了做第一的心態,也沒有了做第一的能力。而那個人工智能變成了主要大國共同開發,實際上所謂大國還是占有絕對優勢的聯合國五常,經過了三年的談判,最後妥協形成的產物便是【係統(SYSTEM)】。雖然是妥協的產物,但那個東西有多大能力,人們不知道,而知情者都忌諱地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