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杜詩女讀者新選評集自序(1 / 1)

很幸運,今生能與杜詩全集相照麵,能和唐朝人杜子美相遇見。

想感謝兩位引路人,便起意寫書了。

兩年時間,幾乎一心一意撲在杜詩全集上了。經過初讀,深讀,再到精讀。反複地比較斟酌,細心地慎重下筆,無數次耐心修改,終於完成了這個由1300年之後的我做出的杜詩選評本,為杜詩版本領域增添了一抹隻有女子才擁有的溫潤色彩;同時,也為子美的成都草堂今天的文化軟實力,貢獻了一本小書的正能量。這也是寫書的動力之一。

更為重要的一個動力是:我想為生活在當代卻十分關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女讀者們,編寫一本引她們喜歡杜子美詩歌的選評小集,引她們去領略子美先生的精神世界與絕妙文字,引她們通過子美先生的詩歌作品回去唐朝看一看,看看杜詩裏的唐朝與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唐朝,是否風情別樣?

自古留傳下來的杜詩大約有一千四百多首。唐詩人樊晃曾集杜詩為《杜甫小集》,收杜詩二百九十首,並作《杜工部小集序》,此為杜詩集本之祖。他在《杜工部小集序》中述說子美身世經曆,十分簡潔,也十分精美:“工部員外郎杜甫,字子美,膳部員外郎審言之孫。至德初,拜左拾遺。直諫忤旨,左轉,薄遊隴蜀,殆十年矣。黃門侍郎嚴武總戎全蜀,君為幕賓,白首為郎,待之客禮。屬契闊湮阨,東歸江陵,緣湘沅而不返,痛矣夫!文集六十卷,行於江漢之南。常蓄東遊之誌,竟不就。屬時方用武,斯文將墜,故不為東人之所知……”

而我想編寫的女讀者新選評小集,便是嚐試通過選出來的大約100首杜詩,和我的評論文章,來還原子美生平往事,來還原子美所處時代唐朝人的愛恨情仇。

我自知才疏學淺,做這個事情必須盡量揚長避短。比如略過格律等詩歌的形式不談,既避開了我的短處,也迎合了女讀者大多對此無基礎無興趣的現狀;在對子美詩歌的選擇方麵,把側重點放在女讀者的關注熱點與閱讀趣味上;評論方麵,將原詩文本與子美先生的人生經曆結合起來,多從女性立場進行解析,善於發現不同於古人以及男評論家的思路和觀點,在學習研究中努力捕捉點滴新意。

本書評論文章中的引文,大多出自以下參考書,特此鳴謝!

參考書目:

1.馮至.杜甫傳[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2.陳貽焮.杜甫評傳[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張誌烈.杜詩全集今注本[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

4.(明)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清)仇兆鼇.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6.(清)浦起龍.讀杜心解[M].北京:中華書局,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