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柳天舒這一開頭,接下來的總結會開得十分成功,各位排長都就此次戰鬥中的不足進行了思考,金振彪聽了大家的議論,可是大受啟發,而二排長華小虎,更是受益匪淺。
他的二排在上次的戰鬥中負責阻擊藍田壩之敵,因為時間倉促,並沒有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隻是依托山坡的地形就地展開,好在天黑鬼子看不清對麵的情況,炮火的急襲隻是朝著大致方向打來,但繞是如此,也讓二排損失不小。
如果是白天,他的二排阻擊鬼子的援兵,說不定會全留在那裏。
這時聽到柳天舒說打阻擊,除了根據地形因地製宜,還得建立至少三道防線,如果有時間,就抓緊修築工事,修工事可以先挖單兵掩體,然後再把單兵掩體連結起來,甚至如果條件允許,可在陣地前埋設地雷等等。
聽他們的討論,可謂是在華小虎的眼前打開了一扇嶄新的戰爭之窗。
這次會後,每次打仗後的經驗總結會,就作為一種固有形式,在三連流傳下來。
洪飛虎和江金勇從八路軍總部回來,是第二天上午的事,跟著他們回來的,不但有一個連的八路軍,還有三十多個不像作戰部隊戰士的八路軍和十多個醫務人員。
洪飛虎將這些人帶回駐地後,立即召集支隊連以上幹部開會。
柳天舒走進會場,看到有三個陌生的麵孔,不由心裏一奇。
等大家坐下後,江金勇站起來指著那三位,對支隊的幹部介紹道:“同誌們,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東進工作隊的王凡隊長,這是譚權連長,總部知道一大隊二連全體指戰員壯烈犧牲後,特意抽出一個連補充進一大隊,譚連長,這是一大隊長邱峰,這是二大隊長曾赤……”
隨著政委的介紹,柳天舒這才明白,先遣支隊這次增加了新成員,不但二連恢複建製,還有一支三十四人的工作隊將隨先遣支隊東進。
大家認識後,江金勇講了一下總部首長的要求後,就讓洪飛虎給大家布置任務。
按照總部安排,先遣支隊離開根據地後,將在當地交通員的帶領下,從沙河一帶越過平漢路,然後經邱縣、臨西進入山東境內。
整個行動需穿越敵占區六七百公裏,就是到了山東境內,也還有幾百公裏的路途。
畢竟行軍打仗不可能全按直線行軍,其間繞過來繞過去的,不知要走多少彎路。
三連的任務,仍然作為整個支隊的尖刀連,負責在前麵開道。
與地下交通員會合後,柳天舒帶著三連,離開根據地,一路向東跑去,在三連後麵三裏,是支隊二大隊兩個連,其後是支隊直屬部隊,在支隊直屬部隊後麵,則是一大隊三個連。
八九百人的隊伍,如果以一路縱隊,還是拉得很長,好在交通員選擇的道路比較隱蔽,繞過了敵人建在根據地對麵的據點。
到了天亮時候,三連已走到離根據地八十餘裏的大李莊。
一進村子,柳天舒立即命令一排守住村子前麵的山頭,二排守在南邊,三排守北邊,同時對村子進行戒嚴,所有人員隻準進不準出。
三個排分別控製住村子的三個方向後,偵察班在村西隻守了半個小時,二大隊一連就在淩越的帶領下趕了過來,於是,柳天舒將大李莊西邊和北邊的警戒任務移交給一連,自己的三連則負責大李莊的東南兩麵。
被替換下來的偵察班,立即被柳天舒派出東出十裏,對周圍的敵情進行偵察。
三排被留在預備隊。
剛布置完警戒偵察工作,支隊主力就上來了,不一會兒,整個村子就住滿了八路軍。好在大李莊本來就是八路軍活動的區域,村裏的百姓對八路軍十分了解,而且對八路軍十分歡迎。
洪飛虎帶著支隊指揮部進了村子後,稍事休息,立即開始研究接下來的行動。
總部為了讓東進抗日先遣隊順利到達山東,命令沿線的地下組織和遊擊隊全力配合。所以,在地下交通員接力賽般的護送下,洪飛虎對周圍一百裏的敵情,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到天黑的時候,東進先遣支隊離開了大李莊,繼續向西挺進。
順利過了沙河之後,這天,到了宿營地,柳天舒將部隊安頓好後,聽到支隊通訊員說政委找他,立即快步向指揮部跑去。
誰知,進了指揮部的院子,他剛從牆角過去,沒想到巷子裏竟然有人低頭跑出來,他不及腳,兩人一下子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