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正邦點點頭,伸手對張大勇做了指示--看好就打。

淩正邦在比賽時的指導不多,防守時有伍嘉在場上調控,而打擊時由於隊員的水平比較高,所以他一般也就簡單暗示,或是短打,或者盜壘,又或者專打特定球路等等。

張大勇的人長得跟他的名字一樣,高大勇猛,一看就臂力過人。

此時已經是季後賽,所有隊伍都是GLB的熱門強隊,明江的打擊很強,同樣的,千山防守也不弱。

雖然第二棒張大勇和第三棒樊瑞都把球打擊出去,卻隻有樊瑞跑上一壘,把展遠洲從等候區拉上了打擊區。

一般麵對展遠洲這樣的強棒,在上壘不多的情況下,是可以四壞球保送的。

現在已經是1-2,也就是說一人上壘兩人出局,保送第四棒固然不會麵臨被擊出全壘打或者的分球的情況,但也會使場上情況變為2-2,這樣不僅使投手球數增加,也會增大防守壓力。

明江很少會使用保送戰術,一個是伍嘉相當信任投手林玖和防守的隊員們,再一個,保送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果然,千山的捕手趙曉年,也絲毫沒有變換球路,他要了一個片外側的快速直球。

以直球對付強棒,趙曉年勇氣可嘉。

展遠洲站在右打位置,他的上半身做好打擊姿勢,雙腿則穩穩踏在打擊區裏。

從林玖的角度看,陽光下的展遠洲整個人都散著無與倫比的光與熱。

打擊頭盔擋住了展遠洲的臉,但林玖知道,此刻的他一定聚精會神,盯著即將到來的這顆球。

展遠洲也確實如此。

他能作為第四棒,不僅僅因為他身材高大肩膀寬厚,可以把球遠遠打到全壘打牆外,更重要的是,他有絕佳的觀察力。

對於任何即將投到他麵前的球,他都能做出快速判斷。

比如眼前這個,趙曉年要的球都針對每一位打者,作為曾經得到過MVP的強棒,展遠洲的資料早就被所有球隊熟悉。

但熟悉並不能阻止他打到球。

王利的偏外側直球在路線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轉曲下沉幅度,由於加了旋轉,壓製了球本身的速度,對於打者的判斷就變得非常困難。

這是王利的拿手球路,就算展遠洲,對於這一球的打擊率都不高。

因為時機不好把握,當你意識到它就在你麵前,你想要打擊,卻發現下一秒鍾球已經下沉進捕手的手套中,作為王利的拿手絕活,大部分球隊都吃過這一球的威力。

就算他能打出,一般也都是內場高飛球或界外球,趙曉年已經給遊擊手打了暗號,叫他注意球路,可是他到底沒有想到,這個賽季開始,展遠洲已經看過幾千遍這一球的錄像。

如果憑眼力和感覺打不到球,展遠洲就會這樣一遍一遍看錄像,他要弄清楚每一位季後賽球員的投球路線,超高的打擊率不是隨隨便便就有的。

競技體育裏,並沒有絕對的天才,即使天分再高,缺失了“努力”和“勤奮”這兩個重要因素,那離成功也相當遙遠。

這一次,他已經找到了突破點。

展遠洲緊緊盯著這顆球,突然在它下沉前那一刻,用進全身力氣揮出那一棒。

金屬球棒和木心牛皮的棒球相撞在一起,發出巨大的打擊聲。

看台上的觀眾一瞬間覺得呼吸都停止,他們的視線跟著那顆球,看到它飛過投手上空,飛躍外野區,最後飛出全壘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