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林玖小時候很討喜,長相可愛,看起來健健康康,林奶奶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人來領養他,時間長了歲數大了,林玖就再也不眼巴巴看著一個個小孩子被領走,他喜歡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看一場又一場比賽。
那時候沒有人教他棒球規則,其他的小朋友都隻看動畫片,那些關於棒球的點點滴滴,是林玖從電視裏一點一點學來的。
棒球是團體運動。
它需要每隊至少九個人協力合作,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完成比賽,林玖喜歡的就正是這一點。
他喜歡大家在一起努力,那滋味比一個人蹲在電視機前看要好得多。
後來林陸來了,他會陪著林玖一起,雖然多半都是捧著書在看,但如果比賽精彩,他也會跟林玖一起鼓掌高呼,林媽媽家那麼多人,也就隻有林陸讓林玖心甘情願叫他哥。
長大後林玖問林陸為何跟他一個屋看電視,林陸瞄他一眼,似乎笑著說:“隔壁屋小孩子看動畫片太吵了,你那屋隻有你一個,又安靜又乖,方便我看書。”
林玖笑笑,知道林陸一開始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後麵也多半為了陪他。
有時候緣分就是簡單,他父母當時因為各種原因把他拋棄,他們的緣分自然就斷了。林陸十來歲才去林媽媽家,卻跟他成了至親兄弟,半路緣分也是緣分。
林玖回憶著在林媽媽家的點點滴滴,沒多久大門就開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探出頭來,先是疑惑地看了眼林玖,半響後臉上便露出驚喜的笑容,她急急忙忙打開門,拉著林玖的手往裏走:“小九要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
林玖乖乖被他拉著,隻說:“我就是來看看奶奶,惠姨最近身體還好嗎?孩子們還缺什麼東西?”
張惠是林院長的女兒,在母親日漸老邁之後,是她撐起了這家孤兒院,雖然從孤兒院成長起來的小孩子多少會捐助孤兒院,但無奈孩子很多,衣食住行哪裏都要用錢,林玖每一年都要往孤兒院捐錢,張惠從來不讓他們捐多,說孤兒院現在條件已經很好,讓多給自己花一些。
林玖小時候在這裏長大,雖然沒有父母,但吃穿不缺,一直順利讀到高中畢業,也要感謝其他人的捐助。
他二十歲領到第一份合約金的時候,興衝衝跑來說要全部捐給林媽媽家,卻被林惠婉拒了。
這些從孤兒院出去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但也有少部分像林玖這樣成為領域裏的成功人士。但在張惠看來,他們院裏的捐款每年都很穩定,林玖未來還有大半人生要走,任何事情都要用錢,大的小的都是她的孩子,她希望每個人都很幸福。
但林玖很堅持,如果沒有林媽媽家,他都無法長大。張惠沒有辦法,下午特地算了一個數目給他,那點錢之於林玖並不算什麼,但也比其他人捐得要多得多,林玖心安下來,每個月都固定向孤兒院捐助。
那天張惠摸著他的頭,像小時候那樣:“小九,惠姨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但我們院現在已經很好,孩子們吃得飽穿得暖,他們不缺錢,他們缺少親情。”
林玖抬頭看她,這個曾經年輕的女人,發間也有了斑駁的痕跡。
張惠繼續說:“你要是比賽不忙,多回來看看他們,許多孩子都是你的球迷,這一點比錢更重要。”
從明江隊躋身豪門開始,明江的棒球迷多了起來,連帶著許多小朋友都成了球迷。林玖想著小時候他一個人看比賽的情景,覺得這個世界變化真快。
“她身體最近還好,就是有些糊塗了,你待會兒多跟她說說話。”張惠的聲音很輕,卻把林玖從回憶裏帶了出來。
這會兒院子裏大一點的孩子都在上課,小的也都在院裏自己的幼兒園學習,林玖把東西交給張惠,輕手輕腳走進林奶奶的那間院長室。
對於林奶奶來說,孤兒院就是她的家,幾十年來她都住在這間院長室,林玖每一天都能從窗戶裏看見她,她幾乎從來不曾離開過。
林玖推開門,這一日天氣很好,細碎的陽光從窗戶裏撒了進來,躺在窗邊的銀發老婦人正閉著眼,似乎正在午睡。
這一刻,一股無形的恐慌從林玖心底蔓延出來,他一半半個月到一個月來一次,短短二十多天沒見,這個小時候對他親切和藹的老奶奶,已經變成這個樣子。
上次來的時候,她還隻是坐在窗邊的躺椅裏,笑眯眯看著孩子們畫的畫。
林玖站在門口,幾乎不敢進去。
“小九,怎麼不進屋?來,讓奶奶看看。”不知道什麼時候林奶奶睜開眼睛,她側著頭,如同以往那樣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