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好命之人,苦命之人(1 / 3)

棋盤鎮作為南北往來的重鎮,雖說麵積不是很大,但終日來此的遊客商人可謂是絡繹不絕。沿著棋盤鎮所在的官道向西行,便能到達名城渝州城甚至更遠的錦官城。每年秋季糧食豐收,便能看到無數自渝州方向而來的浩浩蕩蕩的運糧商隊,一路遠行至此,稍作休整後繼續北上,把貨物糧食運至洛陽城販賣。

棋盤鎮再往南就是有名的龍嶺,這條連綿三千多裏的山嶺貫穿東西,把大夏朝或者說把整個人間界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因此被世人視為南北方的分界線。龍嶺以北便是廣袤的中原大地,雖然被稱作“中原”,但也僅是按照人口分布來劃分的,而並非按照實際的地域。南方自古人口稀少,而人間界的中央又有龍嶺橫亙東西,不適合建造大型城池,因而隻好把龍嶺偏北人口最密集的那一片區域劃分為“中原”地帶,以保證管轄上的便利。

龍嶺號稱“百萬雄峰”,高山險峰數不勝數,遊曆天下的詩聖杜工部遊玩至此曾揮筆作出傳世詩文二十餘首,其中“黃鶴之飛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等數句絕妙詩句廣為流傳。更引得無數文人雅士到此一遊,民間也因此流傳著一句“不到龍嶺不識山”的俗語。

龍嶺群山之間更是有無數美景讓人讚歎不已。比如那虎跳峽的“水拍雲崖”,峽間水流湍急,衝擊到峽壁之上,往往會生出幾尺高的浪頭。若是趕上了雨水較多的大年,峽間水勢如萬馬奔騰,水聲轟鳴仿佛滾滾雷霆,身處崖畔亦會不由得生出一股豪邁之氣。夏日暴雨過後,水勢暴漲之時,自幾丈高的斷層石崖傾瀉而下的洶湧湍流衝擊在那名叫“雲崖”的突兀崖壁上,激蕩出幾丈高的衝天巨浪,堪稱奇景。還有那“霓虹山”上層層疊疊的生長著各色花朵,每當日落之時,夕陽的餘暉灑落在山間,給那山上的花草鍍上了一層光暈。遠遠觀去,仿佛一道彩虹披在山坡上,傳說是天上的一片彩虹掉落下來形成了這奇特的山峰,霓虹山因此得名。雨後的下午,站在霓虹山西側的小越峰回望,運氣好便能看到被稱為“霓虹落影”的兩道“彩虹”同時出現在天空與山坡上的美景。再比如什麼“雷峰夕照”、“騰蛇乘霧”、“六猿吠日”、“獅子屙尿”等等景觀不勝枚舉,甚至光是龍嶺最高峰“龍首峰”就有叫的出名字的大小景觀七十二處,或是新奇秀麗,或是蔚為壯觀,無不讓人歎為觀止。

棋盤山是龍嶺南、北、西三嶺的西嶺中數一數二的大山,山下的棋盤鎮亦是得名於此山。棋盤山有星羅棋布的大小峰頭近百座,有的被林蔭覆蓋呈青黑色,有的則是四麵峭壁寸草不生,呈灰白色。若是從高空俯視,仿佛黑白二色棋子散落在棋盤之上,傳聞中此地曾是仙人對弈之處,棋至中盤而二人紛紛離去,剩下這未完的棋局在此地化作棋盤山。至今仍有歌謠在坊間流傳:“仙人落子化群山,棋到中盤勢兩難,休戰已有數千載,不知收官是何年。”傳聞不知是真是假,但棋盤山的百座險峰可謂是遠近聞名,哪怕是國庫出錢修的官道,也隻得向西繞過棋盤山而行,畢竟多修幾百裏的官道要比在群峰間修棧道吊橋來得容易。

棋盤鎮的鎮門口處,和往日一樣進出的人馬車隊熙熙攘攘,有販夫走卒也有俠客眷侶,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大多家境富足,在鎮上停步休息,或買些吃食、或聽曲消遣,倒是讓鎮上大小店鋪轉了個盆滿缽滿,一年下來的收入未必就遜色於洛陽城裏那些眼高於頂的商家。

兩個男子並肩從遠處走來,其中一人手中還抱了一個不大的嬰兒。嬰兒躺在男子的臂彎中甜甜的睡著,全然不理周圍的喧囂。抱嬰兒的男子抬頭看了一眼鎮名,轉頭對身邊年歲較大兩鬢斑白的男人說道:“表兄,我們在這鎮上休息一下吧,過了這棋盤鎮,就沒有可以補給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