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忙而不盲(1 / 1)

黑馬白浪

在我的家鄉,農民常用驢子拉磨。雖說驢子也有脾氣,但主人用塊黑布蒙住它的眼睛,驢就在直徑不足兩米的小天地裏一圈一圈地走,默不作聲,好像也沒什麼怨氣,主人不發話,它幾乎是不會停下來的。

小時候隻覺得這驢挺好玩,不用人管也照走不誤,而且就那麼原地轉圈圈,拉磨是驢子的工作,本無可厚非。長大了,懂了一些事後,便以為這驢是可悲的,因為它隻會被動地在主人的吆喝下,一遍遍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上磨卸磨,一塊蒙上了眼睛的黑布,便讓它永遠也看不清磨坊之外的更廣闊更自由的世界,以為這世界就隻有拉磨這一種工作,可能它這一輩子就沒走出過磨坊,也沒走出那小圈圈。它不知道自己還能做許多事情,於是大路、草園、山野與它無緣。這是驢子在蒙上雙眼之後的可悲之處。

一位朋友聽了這個事兒後,曾告誡我:有事可忙,固然是件好事,可如果隻是埋頭忙於你那一成不變的瑣事,當心這些瑣事變成蒙眼睛的黑布,也把你蒙成了拉磨的驢子。要警惕啊!

一個人剛接手一項工作時,總是滿懷激情分外小心全神貫注的,可是當他已熟悉了那些工作要求,幹什麼都已得心應手後,自然就會失去對工作的敬畏之心,在程序化的軌道上隻管按部就班操作,曾經活躍的思維漸漸停滯,乃至僵化成了一種模式,曾經不滿現狀帶著批判性的目光漸漸平靜,乃至失掉了探究和靈性。特別是緊張忙碌起來,更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激情去動什麼腦筋琢磨新主意,隻是在起初的水平上徘徊來徘徊去,工作幾乎就是在應付,著急了便是在對付了。這無異於將自己變成了被蒙上眼睛的驢子,一天一天沒有任何創造創新地周而複始。

還是學習一下駿馬吧,駿馬也有自己的工作,它們在拉車之後,在負重之後,當每天有了自由時,它們仍會迎著太陽奮力奔跑,精神振奮全力以赴,奔跑是馬兒的追求,前方是它的夢想,那叩動大地的馬蹄聲正是它心中鏗鏘有力的信念之音。這樣馬兒才能永葆一種“龍馬精神”,成為馳騁的代名詞。

忙,但不能讓自己的心失去生氣,更不能讓自己的眼睛失去洞察一切的敏銳。

無論我們的工作如何艱辛與忙碌,每天我們都該留出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時間,我們每天都要凝視一番自己熱切期待和神往的夢想,把它清晰成懸至窗外枝頭明月間的目標,具體成看得到但須跳起來才有希望摘到的果實。

平淡的忙碌雖然給了我們一些安寧和平靜,但如果你還能讓自己覺得一分危機的話,你的神經才不會麻痹;還能讓自己領教一些貧困的話,你的心智才不會在自足中浸泡得萎縮;還能讓自己有幾許得不到的困惑和尷尬的話,你的自尊才會以進取的方式彰顯出壯烈不屈的挺進。在忙碌中一件事做成了,還是要問自己:“下一次能否做得更好?”當別人給了你足夠的肯定,你還是要問自己:“你的潛力是不是發揮到了最佳?”一定要掀開那蒙住眼睛的黑布,看看“磨坊”以外的天地。

忙而不盲,我們才能知道不足,知道進取,樹立更大的人生目標,求取更大的成績。

永遠讓自己的心在平靜中不甘寂寞,永遠讓自己的目光在看清自己眼下的同時,還能深情地投向遠方。無論如何不能做那頭隻會兜圈子的驢子,既然世界本來就豐富多彩,就要讓自己像馬兒一樣,在奔跑中領略一路風光,同時自己也成了路上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