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記上任不久,就出了這麼大一個亂子:一個巨貪王大水,在即將對其采取行動的時候,突然自殺,這裏麵一定有問題。但是問題出在哪裏?是哪一個環節哪一道程序出了差錯?陳書記簡單一理拔,問題就清楚了:紀委書記不會泄露的,他早就掌握了舉報材料,如果他要泄密,不會在這時候,王大水應該早就知道了。那麼,隻有一個人,胡市長。對,紀委書記在去省裏之前,他們通過氣,為了保密,還相約不在常委會上討論。胡市長為什麼泄密呢?他一定是卷進了這起案子中。可從那麼多揭發材料上看,沒有一個和胡市長有關。這就更有問題了,一個從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到市長,幹了十多年的領導幹部,會沒有問題?說不定問題最多了。合理的解釋是,胡市長在得知紀委書記去省裏彙報後,逼迫了王大水自殺身亡。

但,這樣的推測毫無根據,也不能這樣向上級彙報。再說,胡市長也不會承認的。

省紀委對案子緊抓不放,首先查問泄密問題。紀委書記知道要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不然過不了關,和陳書記彙報。陳書記指示:查。

會計

聖湖賓館會計胡亞慧是個美麗的女孩,她還有一個身份,是胡市長的女兒。突然有一天,她在聖湖賓館失蹤了。

不久之後,王大水的自殺案有了眉目,泄密者不是別人,正是胡亞慧。

又過不久,胡市長被調到鄰市,任人大副主任,保留正廳級待遇。

發生在聖湖的這起案子,有了圓滿的結果。

暗戀

我曾經在幾個論壇裏混,結交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這裏的誌同道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不過是些觀點相近或臭味相投的人,大家在某個帖子裏跟帖,表明意見,或調侃,或灌水,嬉笑怒罵,其樂融融,不亦樂哉。

我現在玩的這個論壇,也和文學有些關聯,大家都是文藝青年,或曾經是文藝青年,再加上版主的熱情和引導,不少人從網絡走了出來,由網絡交流,變成了現實和網絡兩相結合的真實的朋友。

某天,版主為了論壇更為活躍,也讓大家更為真誠,便以暗戀為主題,征集文章。

看到這個啟事,我在想,這個主題好啊,暗戀,一個“暗”字,道出了多少酸辣、多少苦甜、多少長歎短籲啊。

暗,和黑是同義字。戀和暗相聯,就和暗和黑一樣,是那樣的無邊無際,那樣的苦海無邊,那樣的不可告人。暗戀,悄悄地戀著,偷偷地愛著,對方不知道,又希望對方知道。但終究還是不知道。這樣的戀很有點折磨人不是嗎?很有點灰色的美麗不是嗎?我記得壇友未無忌同學在證文裏說:“在我有限的青春時光(裏),總是從一個暗戀走向另一個暗戀……”是啊,在暗戀的漫漫長河中,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但最後總會有一個,讓你無法忘懷,讓你刻骨銘心,讓你難受,讓你心痛,讓你欲罷不能,讓你欲說還休。

我本來並不打算應征,但看到大家那麼坦蕩地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自然地想到了她。

是的,在論壇裏,我暗戀過一個壇友。自然,對方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就不叫暗戀了),也沒有人能猜得出來。人們習慣於從表象的蛛跡中尋找答案,往往適得其反。但依然樂此不疲,追根尋源。那麼,既然今天寫在這裏,還是說說我對她的印象吧。從這個印象裏,你再猜,也許就不難了。

對,她是美人。在我看來,她古典、安靜、從容,款款的,像一幅油畫,性格裏,更多的是理性。她有些教條,或者古板,懷疑許多東西,不相信很多東西。但她總是有無限的魔力,深深地吸引著我。我們似乎在一起吃過一兩次飯吧。是誰請客呢?仿佛就是她,也許是別人。自然是沒有多少話的。主要原因是我心裏有鬼吧。我怕我多一句話,就讓她窺見我的那點秘密。於躲躲閃閃中,說一些閑話;夾在眾人的歡聲笑語裏,敬她的酒。然後,假裝沒事人一樣悄悄關注著她。其實她也沒有多少言語。她到哪裏,都不是主角,或者連配角都算不上,仿佛就是拉來的夫子,你會覺得她坐在那裏很別扭,稍稍地,便多了一點同情。但多半是愛莫能助。待到酒席散了,同誌們紛紛互道再見,她也是站在一邊,事不關己一樣,然後悄悄地離開。暗夜中,我望著她。她的背影有些孤單,昏黃的路燈打在她身上,是那麼的隔膜,那麼的遙遠。我的思緒會長久地跟著她,陪著她走在長街上,陪著她走很遠很遠……我還懷疑,剛才,我們是同桌吃飯嗎?她鈴蘭一樣的芳香和如玉一般的溫良,就這樣漸漸遠去了嗎?

我知道,我們早已過了輕狂的年齡,過了可以“作亂”的年齡。愛情也許是有的,但也隻能是深埋在心底裏的暗戀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渴望見到她,開始渴望聽到她的聲音,開始在論壇上尋找她或等待她。終於有一次,看到她的一個帖子。那是很好的一篇文章,是我喜歡的一個題材。我讀了幾遍,也沒有跟帖。後來,這個帖子就沉下去了。待我想引用她文章裏的一段話時,我又托人把這個帖子發給了我。可以說,這是我的一個陰謀吧,因為我的文章裏,並非一定要引用這段話。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讓我們能更貼近一些。我的文章裏有她的文章,不管什麼時候,隻要我的文章還在,我就會想起這段暗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