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輪崗下基層(1 / 2)

我苦澀地爬行在這泥濘的山道,我渴望著有一雙溫暖的手伸到我的胸前,為我托起那蒼茫的目光……

寫在前麵

2002年初,我打起背包,告別妻子、孩子,告別蟄居了10多年的公安局機關,輪崗到邊遠偏僻、加上我僅有4個民警的山區派出所。在那兒,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線民警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

作為一名警營作家,最初,我想用小說的形式來講述“派出所的故事”。寫了幾個章節,我放棄了。我總覺得小說不能真實地反映出我和其他民警的內心世界。我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的人,我是心裏有話要說,憋得慌了才拿起筆來。不管時代潮流和社會風尚如何變化,我始終固執地認為,一個人,應該坦誠地麵對生活,講自己想講的話,幹無愧於自己良心的事。所以,最後我把它寫成了“紀實”。

我的記憶力差,文字表達能力也不強,在寫的時候,難免個別細節會有出入,個別地方會辭不達意,但我絕對沒有故意顛三倒四,硬把黑的說成是白的,把白的說成是黑的。即便是某處“不能講”或“不宜講”,我也是盡可能地在法律、組織原則許可的範疇內,力爭把事情的本來麵目告訴給讀者,使讀者能夠清晰地透視到派出所民警所麵臨的困境、所具備的處警方法和處事能力,讓讀者跟著我的筆走進山區派出所民警的情感世界,從而,讓社會對我們基層派出所的民警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支持與鼓勵!

巍巍大羅山,你是我人在旅途不朽的追憶!

記得很清楚,那是2002年元月7日的晚上,我在家裏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電話鈴響了,妻子接了電話後告訴我,是政治處主任張兵和分管法製科工作的副局長朱誌全找我。我在法製科工作了整整10年,正值機構改革,民警輪崗,我想借此機會換一下工作環境,便填寫了去實戰單位的誌願……

既然領導夜裏找我,就肯定與此事有關。

我匆匆忙忙趕到局裏,張兵主任和朱誌全副局長已等候在辦公室了。

張主任開口就說:“你要有心理準備,考慮到你本人的要求和你的寫作特長,組織研究決定,長墊片(長壽縣到墊江縣的公路沿途,也是我們縣條件較好的一個片區)的派出所由你選。”

說實在的,我很想到刑警大隊,想去和刑警們一塊兒生活,一塊兒工作,感受他們餐風露宿、出生入死、充滿激情的職業生涯,然後好好寫一部警察題材的小說。然而不知為什麼,組織卻要我去鄉下派出所。與我的本來意向相去甚遠,我一時接受不了,沉默不語。

朱誌全副局長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倒了一杯水遞到我手裏:“你是大學生,又是作家,國家培養這樣一個人才不容易,讓你去鄉下,是我們再三考慮過的。不是組織不重視和愛護人才,而是你需要得到更多的鍛煉。你一進警營,就呆在局機關,派出所的工作對於你來說完全是陌生的。到鄉下去吧,去體驗我們基層派出所民警的苦衷,較全麵地認識和了解公安工作,鬧不準對你今後的工作和寫作都有好處。”

領導已經把話講到了這個份上,我還能說什麼呢?即便內心十萬個不情願,嘴上也難出半個“不”字。

我說:“好吧,讓我回去想一想,看去哪個派出所。”

回到家裏,孩子已經睡了,妻子坐在客廳裏看電視等我。我一進屋,妻子就向我打聽情況。她也知道公安局在搞民警輪崗。

我沒有回答她,隻獨自拖了一把椅子到庭院裏。

月色很好,清麗的月光如水般輕灑在山茶、白蘭、桂樹的葉片上,微風拂過,顫動出熠熠的亮光。我坐了很久,大概臨近午夜了,妻子給我拿了一件嶄新的警服來,披在我的身上,喚我進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