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後記(1 / 2)

《穿雲鳥》飛來飛去盤旋了一陣降落在重慶出版社的高枝上棲歇得以付梓問世。對此我感慨良多。

首先,我要感激鳳凰網知青頻道主編劉延清先生,由於他的鼎力相助,《穿雲鳥》有幸成為以紀實文字為特色的鳳凰網知青頻道破例選載的第部純文學作品。由此,我才獲得了一個傾聽國內外眾多網友心語的機緣。

其次,我要感謝眾多網友熱情為《穿雲鳥》力挺人場,旺聚人氣。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詩人李加建先生率先以秋夜獨行者”跟帖:“隻有這樣的文字才能留住逝去了的青春。它不僅屬於作者,而且屬於全體知青。”他振臂疾呼:“希望朋友們力促這本書的出版——這是被歲月埋葬了的美好生命的墓碑,也是紀念碑!”湖南省永州市zcz46917網友的跟帖震撼了我的心靈:白首故情在,青雲往事空我是1965年元月下鄉插隊的知青屈指已64歲了,待出版拜讀這部知青作品,餘心已足矣!”著名網絡騎士“空靈部落”網友在二千餘字的評文中寫道:蔣湧不是在以石試水,知青歲月的深潭深不見底,他的每一次投石都是獨立人格的一次深度思考,都是在找回曆史的瞬間。”還有的網友直接在網上給我致信在肯定《穿雲鳥》的同時表達了希望閱讀完整的紙質書的急切心情。四川省巴蜀劍客”網友的話語說出了留在知青們心靈中的隱痛與孤傲:我們蹉跎了那樣多的青春曰辰,我們一路灑下汗珠、淚珠和血珠,我們渴望(擁有)對與民族共患難的知青的尊重,我們曾經艱辛跋涉的路上——至今還保留著無價的精神財富。因為,那時我們雖然清貧,但我們是以宗教信徒般的虔誠,去為理想奮鬥。”借助上述話語,多少這釋出了《穿雲鳥》作者的思緒波瀾與情感附麗。

再次,我要感謝鞭策和激勵作者寫出這部書的鄉賢和友人原自貢市人大副主任王詩遠先生,自貢市人大副主任陳星生先生,自貢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長鍾長安先生,自貢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立平先生,自貢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的社會科學傑出人才”吳樹倫先生原自貢市鴻鶴化工集團掌門人周恩政先生原自貢市文聯黨組書記溫懷清女士,自貢市作家協會主席李華先生,自貢日報副總編輯侯邦清先生,渾身書香的西南大學校友鍾平國先生,詩人尤浩然先生,商界才女林驥女士,資深傳媒人邱力偉先生等,是在他們誠懇敦促下我才動手寫小說。他們中的一些人,是這部小說的第一讀者,不少人不僅為我把關文稿,還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著名作家、劇作家廖時香先生,對文中古詩詞不吝點睛之筆予以糾錯再造。尤其還要提及的是宜賓市驚雷化工公司副總經理、實力作家邵光滏先生和我國著名紅學家鄧遂夫先生他們不嫌我一介布衣的凡俗,不僅給予了《穿雲鳥》充分肯定,而且還操心拜托外地社會賢達為它成為紙質書出麵運作,乃至驅車勞身上門向多家出版社推薦。

另外,我要感謝著名書法家郭廣嵐先生、陳代星先生、藍可模先生,他們為本書的書名題字出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