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博大精深(1 / 2)

再從床頭桌上抽出一根棉簽,囑患者張嘴伸舌,舌紅,苔黃膩——舌紅亦是有熱之征象;苔黃膩,顯示體內濕熱內蘊。以棉簽刮舌苔,苔生有根——

吳馳又問了大小便,患者言語不清,酒糟鼻卻聽見了,把大小便情況告訴了吳馳——

他把手中的棉簽丟進床下的垃圾簍,略一沉吟,患者體內確實是一派熱像,無論脈象、舌象,還是二便,均佐證這一點。

但吳馳不確定,這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原發症狀,還是繼發症狀呢?也就是說,是火毒鬱結導致的腹部包塊,還是患者生了包塊後導致的陰虛內熱呢?像包塊這種疾病會消耗患者的能量,時間一長,體質就虛了,陰液一耗傷,陽氣就太旺,此所謂陰虛生內熱!

吳馳想了想,再問酒糟鼻他媳婦是否口渴,酒糟鼻說口渴,他媳婦一天要喝很多水。吳馳又問,他媳婦是想喝涼水還是熱水?酒槽鼻就說奇怪的是他媳婦隻喝熱水,而且還是很燙的水,如果水溫不夠喝下去,她就會全身冷得發抖,——

聽到這裏,吳馳茅塞頓開般地笑了,心中便有了決斷——

如果郭老確實是按照鬱結火毒來辯證論治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不僅不會起到任何療效,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這個病人是典型的外熱內寒,假熱真寒,表麵上看確是一派熱像,實則恰恰相反,她是體內極寒!

《靈樞。百病始生》講:“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傳,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素文。舉痛論》講:“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如果不是體內極寒,她為何喜喝很燙的水?如果不是極寒,為何水溫稍微低一點,她喝了就會冷得打顫?

體內一派極寒之象,如果按照火毒鬱結來治,開一通寒涼之藥,以寒治寒嗎,豈不是加重病情?嚴重違背了國醫的“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治大法。

別看隻是一個小小的問診,卻問出了疾病的本質!如果他也像其它人一樣忽略了這一點,那就喪失抓住這個病實質的僅存的唯一機會!

但吳馳很清楚,患者的病程長達五年之久,不是一兩劑藥就可見效痊愈的。首先要止住了患者的疼痛,以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信任,因為在毫無醫學常識的他們而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止住疼痛!

而止痛恰好就是針灸的最大的優勢!

這也就是為何吳馳在醫生辦公室那麼胸有成竹的原因所在!即使他治不好這個患者的病,止住她的疼痛,他還是極有把握的!

說幹就幹,在眾人還沒看清楚之前,吳馳手裏就已經赫然多出了五枚銀針,在光線不是十分充足的這間病房,散發出一種凜冽的光澤——

他這針跟針灸師所用之針略有出入,又不同於點刺用的梅花針,比普通針灸針要略粗一些,比梅花針要細一些,每支針頭有有一細長小柄,在那小柄狹窄的麵上竟然還鏤刻著精美的紋飾——

別說常人沒見過,病房內那些醫生也沒見過,就連對中醫頗了解的李誌學也從未見過這種針!

囑酒糟鼻撩開患者上衣,等患者腹部暴露出來後,吳馳還是暗暗吃驚,患者整個腹部鼓起,像是懷孕五月的狀態,左下腹部尤為明顯,想必那即是包塊為所生之部位無疑了。

而且因為疼痛,患者全腹的肌肉都是繃緊,硬如板狀——

用酒精棉球消毒了針頭,和患者肚臍眼周圍和左下腹的皮膚,吳馳拉開架勢,抽出一支雪亮的銀針,徑直照其中一個穴位紮了下去——

“等等!——”

李誌學伸手製止他道。

吳馳手腕一頓,抬頭瞪他道:“怎麼啦?——”

李誌學道:“你要在患者腹部紮針?你確定?——”

“廢話!”吳馳不客氣道,“不在腹部紮針,我暴露她肚皮做什麼?——”

李誌學道:“你有針灸常識嗎?人體背部和腹部不可胡亂下針,即便要紮也不能深過四分,傷及內髒怎麼辦?——”

“你能不能閉嘴啊?”吳馳道,“現在是我在治病還是你在治病?——”

李誌學自知無法看好這個病人的病,但據他了解,在腹部和背部紮針是針灸學中的高危部位,甚至腹部和背部有些穴位是針灸禁忌!因為軀幹部是內髒所在,稍有不慎,極易傷及內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