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唐·孟郊《登科後》詩。
唐朝中期著名的詩人孟郊,他出身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就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品學兼優,才華出眾。但是,他的仕途卻一直很不順利,從青年到壯年,好幾次參加進士考試都落了第。
他雖然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的家人都養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權貴之門。他決心刻苦攻讀,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叩開仕途的大門。
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這次,他終於考中了,而這時,他已46歲了。幾十年的拚搏,終於如願以償,孟郊十分高興。他穿上嶄新的衣服,紮上彩帶紅花,騎著高頭大馬,在長安城裏盡情地遊覽。京城美麗的景色使他讚歎,高中進士的喜悅又使他萬分得意,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那種窮困窘迫的生活是不值得再三提及的,今天我高中了進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蕩;我愉快地騎著馬兒奔馳在春風裏,一天的時間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這首詩把詩人中了進士後的喜悅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千古名句。
也有人從這首詩中引出“走馬觀花”和“春風得意”,兩個成語。
◆釋義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原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現喻匆忙而不深入細致地觀察事物。
自慚形穢
晉朝時候,有個驃騎將軍名叫王濟,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風度。雖然是個提刀弄槍的軍人,但平時讀書論經,才學很好,在城裏也頗有名聲。有一年,王濟的外甥衛玠母子前來投靠王濟。王濟一見衛玠如此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簡直驚呆了。他對衛母說:“人家都說我相貌漂亮過人,現在與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塊與明珠寶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難看了!”過了幾天,王濟帶著衛玠,騎著馬去拜見親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見衛玠的人都以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爭著圍觀,你擠我擁。幾乎哄動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親戚家,親友們想了解一下衛玠除了外貌漂亮,學問是否出眾,便堅持要他講解玄理。衛玠推辭不了,便講了起來。講的時間不長,聽的人卻沒有一個不稱讚他講得精深透徹的。人們嘻笑著說:“看來,你們三王抵不上衛家的一個兒郎啊!”王濟說:“是啊,和我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