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從人體展覽想到的(1 / 1)

2008年5月底,我從達拉斯當地報紙上讀到關於“人體世界”在該市展覽接近尾聲的報道。在此之前就曾聽說過這個由著名德國解剖學家哈根斯醫生創辦的頗有爭議的展覽,媒體和參觀過展覽的朋友們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眾說紛紜,所以早就有一睹為快的想法。放下報紙立刻決定和太太驅車前往參觀。沒想到等我們到達達拉斯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時候,當天的票居然早已售完,而且因為參觀者如雲,所以展出居然像電影院似的要定點入場。一打聽,第二天(星期天)的票也隻有早上八點半的了,這樣的事從到美國來以後的二十多年就沒見過,所以更激起我們的興趣,決定買下第二天早上的票,想看看是什麼樣的展覽這麼牛氣。

到家後我們先讀了一遍從展館拿回來的介紹展覽內容的小冊子。原來哈根斯醫生發明了一種獨特的人體保存技術——利用特殊的人體保存液體取代人體中原有的液體,並在其硬化前根據展出目的做成各種造型,展示人體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天我和太太準時趕到展館,展館內熙熙攘攘比肩繼踵,早已人滿為患。隨著人流進入展館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像自己突然戴上了一副具有X光功能的眼鏡,做著各種姿勢的人體都被剝去了表皮被我一眼看透!平時從來沒見過的人體的肌肉和皮下脂肪紅白相間地顯示在眼前,既栩栩如生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原來我們的身體竟然是這樣的簡單,和平時看到過的任何動物被剝去了皮膚後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完全一樣的,既失去了原樣又似曾相識。

我從小在醫院大院裏長大,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會經過標本室,大大小小的玻璃瓶裏被福爾馬林浸泡的人體器官不知看過多少回,至於人體骨骼標本更是司空見慣。父親是畜牧獸醫係的教授,我們從小看的動物解剖不計其數,不知怎麼就從來沒有把兩者聯係在一起想象過。我站在人體標本前突然有一種被脫去了衣服、剝去了皮的感覺,再看看周圍的人群,每個人被衣衫遮住的肌體好像也都被赤裸裸地暴露無遺。不過不再是記憶中人類裸體的形象,而是鮮紅的肌肉和白色的脂肪交織成的一個個人體。

一個有意思的標本是把一個胖子的身體縱向切成一片片薄片,好像是美國超市裏常見的臘肉片,隻不過這裏是一片片巨大無比,而且是雪白雪白的純肥油,連一兩縷瘦肉都找不到。我環顧四周,大腹便便的觀眾大有人在,而且是男女老少皆有,望著他們晃晃悠悠的大肚子,我好像看到了一堆堆白色的肥油。不知這些人看到這些碩大的肥油切片後作何感想?公司裏一位叫克裏斯的財務副總,人極其聰明,業務也特別棒,可就是患了肥胖症,看他那樣子怎麼也有個三百多磅,上幾步台階就氣喘籲籲,坐下來開會,大大的肚子總是堆成一大堆在自己的麵前。自從看了展覽後,我一見到那堆肥肉就想到那一片片碩大的切片,真可怕!

離開展廳前的最後一組標本是一位母親和她未出生的胎兒。那母親側臥在地,單臂支撐起自己的上半身,一副急切的眼神關注著從被切開了的腹部和子宮裏就要跌落下來的胎兒。標本的說明介紹這是一個身患絕症的孕婦在臨終前簽字同意捐出自己的身體做標本,雖然她懷著無限的希望將生命留給自己的孩子,但是也在遺願中說明了如果孩子不能得救願意捐出自己孩子的身體。我被這位婦女的偉大和無私而感動,更被她眼中流露出的對孩子的生命的那種希望所震撼。這明明是一對用真實母子人體做成的標本,可是在我眼裏她們儼然是一座美的雕塑,集人體美、生命美和母愛為一體,催人淚下,發人深省。我同時又為這位偉大的母親而感到高興,雖然她和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可是母子卻永在人間,常相依偎。

整個參觀花了差不多三個小時,所得甚豐,從科學的角度講可以說是補了一堂從來就沒有上過的人體解剖課。我覺得其實所有的學生不管是不是學醫的都應該修一門人體解剖學,作為人體健康的啟蒙教育。但是最大的收獲遠遠超出自然科學,而是對自己生命的重新認識,對健康價值的重新認識,對母愛的重新認識,對未來生活的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