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還記得觸摸到長城時那徹骨的涼意,那種與生俱來的堅毅的氣質讓你整個人都為一個民族的足跡擔憂、流淚。
當你仰視高高的烽火台,看見城沿上塵封的炮孔,再看它綿延不斷的堅持和氣魄,你會呼吸到滄桑的空氣,空氣裏浸透著曆史的喘息。
而在泰姬陵麵前,我頃刻間忘記了人間的悲歡,思緒一下子飛入雲端,就像把思緒給一個人、一段記憶一樣。
足以讓你熱淚盈眶。
★當一個長者導遊用手電照在潔白大理石牆壁上的花紋的時候,那通靈的光一點一點滲透著,仿佛是生者為死者點亮的一盞盞小燈,裝點著另一個世界裏的孤寂,也裝點著對生前的璀璨的回憶。
那頂皇冠的造型讓我覺得對權勢的貪戀不過是生前一時的糊塗,而逝後長久的安寧才是生的本真價值。
在這個講究宗教信仰的國度裏,想不哲學都難。
★從博物館出來,我突然覺得印度的文明仿佛是失落的文明。
它的輝煌總浸潤著那麼一點悲傷的情調。
包括那立在曆史塵埃裏的座座雕像,講的都是神的故事,好像印度的曆史本身都是不真實的。
而所有人民的眼淚都蒸發在對神的熾烈的膜拜中了。
尤其是當中國的佛像畫斑駁地在博物館中沉吟著一段曆史,你站在異國他鄉突然間莫名的親切,突然又莫名的難過。
好像兩個國度過著兩種不同的生活,而大氣間的某種巧合把它們聯係在一處,你恰好就站在似有似無的連接點,惶恐地感知著兩種古文明的興衰起伏,無力掙脫。
★回憶,回憶就像那高大的磚紅色的城堡聳立在不知名的什麼地方靜靜等著你的出現。
回憶,就像皇後一人沐浴時走過的長廊,幾滴清涼的水撩在臉上不知道是夢是幻,是睡是醒。
回憶,就如同簷角與落霞齊飛的鳥翼,扇動著空氣傳達孤獨的訊息。
回憶,就是玉宇瓊樓下一片綠茵,坐著一個異鄉人對著手機親切地問候著他的家人:I am from China!我聽見幸福在啜泣。
回憶,如那業已散去的宴席,沒有票的人們被軀趕著離開這裏,有票的人在門外等待一段豔遇,他們可能就這麼擦肩而過。
我們都住進了彼此的夢中。
★時光成了空曠的原野,我在那裏拚命地尋找著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可是最後我發覺他們不是同一個人。
當我傻傻地轉過身想去抓住愛我的人,他和我,卻如散落的珍珠,分散在遙遠的彼岸。
我無數次試圖去解釋自己的愛情,試圖用平淡的生活衝淡強壓在心底最純真也最不現實的渴求,又一次次地勸慰自己過去的早已經過去,挪不動,回不來。
可是每一次回首,眼睛裏都牽動著心中揮之不去的憂傷。
那記憶裏塵封著的最美好也最殘忍的歲月,它幫我記錄了最茂盛的風華,也幫我消耗了最飛揚的時光。
我無力追隨它匆匆的腳步,隻好俯下身,懷抱這一紙的蒼涼。
有一種感悟,需要你用平和的心態來表達,可是世事的變幻讓你無法尋找到這種心態。
你就隻好木然地等在那裏,直到那些讓你衝動的瞬間沉澱。
你甚至分不清現實和夢想,分不清你自己是怎麼跌跌撞撞闖到一段故事當中的,分不清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怎麼麵對。
(以上節選自《印度·七月》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