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憶=現在的痛意(1 / 2)

青春,是人生必走的一條路。每個正處青春期的青年,都會經曆許多的事,有的會後悔不已,或永生難忘。而不幸的我,正直青春期時,卻在對世界充滿了惋惜並沒有我如意的記憶,更是充滿了深刻的悔意。

我曾經以為時間是最好的回憶,但是,我卻忘了他的毒性。2004年,獨自生活在城市的我,從小就失去了對親情的渴望。每一天,我在友情的樂與悲中徘徊,於是,我開始變得越來越堅強,在內心裏的痛,隻會化作讓我活的更堅強的動力;雖然,我還是會每時每刻的抱怨世界對我的不公平,甚至有時候也會自甘墮落,那是因為,我根本不懂原來還有很多的人比我還要不辛,甚至更是無知的以為沒什麼能夠難倒得了自己。

天空格外的碧藍,空氣卻依稀如此清新。“你見過藍天嗎?”“沒有,隻是見過藍一點的天。”嗬嗬,這對話很熟悉吧?沒錯,這正是一名記者——柴靜的一篇采訪。這句話對於現在的我,依然還是觸動尤深。同一年,不同的卻是天空的顏色,不、與其這麼說倒還不如說不同的是命運吧。麵對著如此截然不同的命運,我卻時刻都在抱怨上天對我的不公平,讓我從小就離開了父母,獨自一個人生活,沒有親情,隻有自己的世界。

或許是還小不懂事吧,對於那個時夠的我,我卻隻能說,真的實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但我卻回不到過去,也改變不了,那不滿意的回憶。海倫凱勒的一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更是倍受慚愧。失去了光明的海倫沒有埋怨世界對她的不公,她靠著自己的毅力活得精彩,更是讓我對她充滿深深的敬佩感。她用自己的雙手,刻苦的學習,過著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如果沒讀過的書的我,一定會覺得這本書隻不過是一個滑稽的玩笑罷了,但很可惜是吧?我讀了這本書,更是領悟了不少難以理解的意識。在海倫的那種精神上,即使是現在的我,也總是會時不時的有所觸動心弦,果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意義的書,總會使人獲益終生!

書是知識的海洋,它藏著你想不到的驚喜,如果你不去認真對待,那麼你就是等於在慢性自殺式的放棄世界,當然,世界也不會再對你有任何的憐憫。PM2.5,俗稱霧霾,一種以黑炭為首的空氣微小顆粒,超過70%的致癌物質時刻都會從你的呼吸中侵入。一部關於霧霾的報道說過“這種物質會在無形中進入你的身體,並且在你的身體和各個細胞進行激烈的鬥爭”可想而知,這是令人多麼害怕的物質,可是那又怎樣?即使如此,又有誰會對它進行清化呢?答案當然是:沒有!沒錯就算大家都懂得了霧霾的危害性,就還是不肯有所行動。黑炭顆粒,是化石能源的產物。處於經濟發展中的我國,唯一的優點就是化石能源的豐富,卻正是這一優點,把我國逼成了一個難以呼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