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次來的人如何?”
“這幾個人在皇陵中都沒有幹係,簽的又都是賣身契,現在看來還是好的。”清荷低聲說:“廚上那位張嫂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奴婢見公主也很是喜歡。至於另外一位小周嫂子,這些天按照公主的吩咐,已經跟院子中之前的人親近了。”
“那兩個小丫頭跟著秋雁可還好?”李姝寫了一張大字,然後才似想起來一般,問了兩句。
如今天氣正好,外麵陽光燦爛,別院中的人大多在外麵曬著太陽幹活。沒有多少活可幹的小丫頭就拉著秋雁一起說話。清荷聞言朝著外麵看了兩眼,才道:“看著也是懂事的。”
李姝不置可否的點了下頭,把剛剛寫好的字裁掉丟進炭盆裏麵燒了。等到一張白紙全部變成了灰燼,她才似剛剛想起一樣,“前院的護衛,如今可還好?”
“日日都操練著,宋大人和秦大人都很盡心。”
“我帶來的錢銀還有多少?”
“公主日常開銷不大,如今還有五萬兩左右。”
主仆一問一答,看似都是些不經心的小事,然而最後李姝的臉色卻有些難看起來。清荷不知道這位向來心中有丘壑的主子如今在想什麼,隻能夠放輕動作給她添了茶放在手邊,然後安靜地站在一旁等著。
李姝所想的當然不是現在,而是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之後的事情。
到那時候,李牧也就算是長大了,如果要與李崇爭鬥,錢銀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五萬兩銀子,聽起來很多,可是若是到最後真的行兵打戰,這幾乎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她不會一直窩在這裏,也不會一直掛著跟杜子若的婚約,然而想要重新站在京城那風起雲湧的頂端,就必然要付出代價的。
這些日子李姝一直在努力想著賺錢的辦法,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臘月。雖然是皇陵,雖然先皇才入土不到兩個月,雖然不能大肆慶祝,但是過年總歸是要過的。
別院裏的人都跟著忙碌了起來,采買的雞鴨魚肉、丫鬟仆役們的新裝,都是需要籌備的。李姝偶爾會跟著出去一趟,恰好就在清源鎮上聽到了那些鎮民低聲的討論。
再北邊一點的難民過來了,隻怕糧價又要上漲。
“難民?”坐在客棧二樓喝茶的李姝微微揚眉,看向對麵的秦楚,“秦大人可知道難民的事情?”
與李姝同桌而坐的秦楚眉頭微微皺起,“上次過來采買糧食的時候曾經挺過,說是難民大多是逃荒,清源鎮能有如此的規模,也有當年那些難民留下來的緣故。因此,清源鎮上下對難民都還算好。隻一點,今年收成一般,他們也在發愁。”
李姝單手托腮,想了片刻突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秦楚,你讓人去貼告示,就說皇陵這邊要開荒地惠及天下百姓,若是難民去了,每家每戶隻要簽訂了來年春天開荒種田的協議,就發足夠過冬的糧食,提供可住的屋子。”
“公主?”秦楚一愣,立刻反對,“這可是一大筆的開銷,公主是否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