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壽命在簡單中延長
很多人認為拉筋必須要有醫師指導才行,其實,拉筋有很多簡單的小方法,自己就可以完全掌握,而且不隻是在家裏,在辦公室、公園裏都能拉筋。上文已講了拉筋的兩種方法,下麵再介紹3種,便於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拉筋。
1.窗台拉筋法
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子,大多數都有飄窗,飄窗呈矩形或梯形向室外凸起,三麵都有玻璃。窗台幹淨整潔,空氣清新,適合拉筋。在飄窗內拉筋適合用臥位拉筋法,但要注意背部,脊椎要躺平躺好,不宜半個身體懸空。
2.公園亭柱拉筋
公園裏有些亭子,亭柱和座位是連在一起的,這樣就可以采用臥位拉筋法拉筋了,而且公園裏綠化較好,是拉筋的最佳選擇。提醒的是還是要注意保護背部和脊椎。千萬不要半身懸空。
3.吊樹拉筋法
選擇一枝較直的樹枝,樹枝一定要有足夠的承受力,小心折斷。雙手將身體吊起來,可以防止肩周炎。如果是年老體弱者,旁邊一定要有人保護。與吊樹拉筋法相似的就是單杠,比較安全。
上麵介紹的這些拉筋方法,都比較簡單易行,剛開始拉筋可能會有些疼痛,要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慢慢的筋就被撐開了。
生命十二式易筋經
對於“易筋經”,我們非常熟悉,在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俠作品中就曾多次提到。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部易筋經,不過關於它的來曆則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天竺和尚達摩所傳,有的則說是道家秘籍,無論如何,它強筋健骨的功效是眾所周知的。
易筋經分為內功和外功兩種功法,其中內功運動量較大,動作難度亦較高,一般全套鍛煉隻適用於體力較好的青壯年或慢性病患者。而外功因其主要運動指掌及上肢,普遍適用於各年齡層的健康人及慢性病患者,通過上肢運動而運氣壯力、活血舒筋,影響全身。在這裏,隻向大家介紹外功功法。
練功時,早晨麵向東立,消除雜念,聚精會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氣”貫於兩手。邊做邊默念數字。練熟一式後再做下一式,熟練後連貫練習。各式鍛煉方法如下:
第1式:兩腳分開,距離同肩寬;兩眼向前看,兩肘稍屈,掌心向下;每默數一字,手指向上一翹,手掌向下一按;一翹一按為1次,共默數49次。
第2式:兩手放在大腿前麵,握拳,拇指伸直,兩拇指指端相對;每默數一字,拇指向上一翹,4指一緊,一翹一緊,共默數49次。
第3式:兩手拇指先屈於掌內,然後4指握拳,兩臂垂於體側,拳孔向前;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4式:兩臂從下向前緩緩舉起,高與肩平,兩肘稍屈,拳心相對(1尺左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默數49次。
第5式:兩臂緩緩向上舉,拳心相對,兩臂稍屈;兩臂不可緊靠頭部,上舉時兩腳跟提起;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兩腳跟一起一落,默數49次。
第6式:兩臂左右平舉,屈肘,兩拳對兩耳(距離1寸),虎口對兩肩;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7式:兩臂左右側平舉,高與肩平,虎口向上,兩肩略向後仰,胸部略向前,兩臂上舉同時腳趾離地,腳掌著地;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8式:兩臂向前平舉,高與肩平,兩肘不屈,兩拳距離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9式:兩臂左右分開,屈肘至胸部,然後翻兩拳向外至鼻前,兩拳距離約2寸,拳心向外;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10式:兩上臂左右平舉,兩前臂向上直豎,虎口對兩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11式:兩臂落下,兩掌翻轉至臍下兩旁,兩拇指離臍1~2分;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鬆,一緊一鬆為1次,默數49次。
第12式:兩手鬆開,兩臂下垂,然後兩臂前平舉,手心向上,腳跟同時提起,腳跟落下時,兩手還原,重複3次。
本法注重動靜結合,一方麵在練功方式上強調動功與靜功的密切結合。另一方麵是指在練功時要“動中靜”,即保持精神寧靜的狀態,全神貫注,呼吸自然;練靜功時要“靜中動”,即在形體外表安靜的姿勢狀態下,保持氣息運動的和諧。隻有動靜結合,意、氣、體三者互相配合,才能煉精化氣,內養髒腑氣血,外壯筋骨皮肉。
拉筋治好了腰酸背痛腿抽筋
有一段時間,電視裏經常播一個鈣片的廣告,裏麵有一句台詞“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補鈣”,致使現在許多人都認為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鈣引起的,於是補充五花八門的鈣,吃了也不見好轉,其實這種情況不是缺鈣,而是寒邪傷人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