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英逼近藍衣男子,手一伸,把帶鉤上的精致玉墜抓進手裏。“這個送我,麻煩解開,多謝!”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道理淺顯,隻是……
一個女兒家當眾索要男子貼身之物,命令男子解開束係腰帶的帶鉤……
老爺爺要哭了,一把拽開楚英,跟掌櫃賒欠飯錢回頭補,一手牽阿楠,一手拉楚英,臉紅似火逃出酒樓。
紅衣少年和兩個隨從守在門口,見有人出來,結束用腳畫圈圈的無聊消遣,打個哈欠,看向出來之人。
呃?
少年愣住。
兩個隨從一左一右護前,手按佩刀。
“不得無理!”少年看出老爺爺異常焦急,好心讓開路。然而,當目光無意中瞄向楚英,看清那張七八分熟悉的麵容時,驚得嘴巴張大。
“勞煩您奉勸藍衣公子,莫欺老夫侄孫女!”老爺爺見少年半讓半擋去路,盯著楚英不肯動,焦慮大叫。醜事已經夠多了,不能再節外生枝!
酒樓地處繁華路段,此時陽氣旺盛,來往行人頗多,老爺爺的叫聲立即引來圍觀,很多人認出老爺爺身份。
“是神醫陳老!”
“太好了!陳老終於下山坐診了!”
“陳老,誰人欺您侄孫女?俺拾掇他!”
“陳老還有個侄孫女啊!太好了,陳老多出個依靠,往後過日子總算熱鬧了!”
“什麼?有人膽敢欺淩陳老!必定是外來人,本地人不可能忘恩負義!”
“這少年擋住陳老,必是惡人!”
“沒錯!這少年麵生,必是那外來人!”
群情激憤,一致排外,紅衣少年似是忌諱,不敢辯解,灰溜溜鑽進臨水酒樓。
眾人還要追進酒樓聲討,老爺爺心急醜事不可外揚,趕緊向眾人拱拱手:“多謝各位鄉黨仗義相助,老夫侄孫女尚好,得饒人處且饒人吧。老夫待會坐診,先行一步,請見諒。”
老爺爺繼續牽拉兩個孩子趕路,人們望著老爺爺逃命似的急切模樣,既困惑,又好奇。這時,他們口中的外來惡人從酒樓奔出,隻見這人身穿藍衣,容貌秀氣似女子,滿頭大汗,後背竹簍,裝滿桑果,一手提鬆解的腰帶,一手握精致玉墜,見老爺爺漸行漸遠,揮舞握玉墜的手,急急大呼:“姑娘留步!我已解開信物,送你!”
酒樓附近的喧嘩頓時消失,人們停下腳步,放下手邊忙碌的事情,點燃熊熊熱烈的好奇焰火,向光天化日之下驚世駭俗贈送信物的藍衣男子行注目禮。
“娘,什麼叫信物?”一個五六歲幼童問母親。
母親憶起當年年少時,臉頰泛紅,羞澀快語道:“你爹當年也送過為娘信物。”
幼童還是不明白,母親卻陷入回憶,露出甜蜜笑容。
其實信物未必是男女定情之物,也能是一種象征憑證。但像藍衣男子這樣表明送給姑娘,世人自然理解為定情信物。
這個時代不信奉存天理滅人欲,也不清談人生恣意狂放,姑娘可以追求喜歡的男子,丈夫去世妻子可以改嫁,倫理道德簡單純樸,沒有被條條框框綁架。但是社會在變遷,道德思想在衍變,人類不可能回到刀耕火種獸皮遮身的原始時代,羞恥心增強了,禮儀約束加深了,人們很難像藍衣男子這樣,當著眾人之麵,大膽表達內心情感。祖輩遺傳的基因性格注定了含蓄為美,偶爾有基因突變意外,視羞恥心為無物,但大多時候,交換信物隻會在私底下進行,絕無可能效仿藍衣男子大膽奔放。
但是,以上理論限於男女交換定情信物,藍衣男子所說的信物,僅僅隻是信物,無關風月。
多情總被無情誤,如果藍衣男子和楚英雙方,一人多情,一人無情,倒也可以演繹一出狗血戲劇。
既不幸,又有幸,兩人都是基因突變意外,無關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