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1)

陰暗的牢房裏,到處充斥著發黴的味道血腥的氣味。這裏隻是關押輕罪犯的牢房,進來的人不過是偷過幾兩銀子,殺了別人的牲口之類的罪行,不過幾個月就放出去了。然而,在這個牢房的盡頭,卻關著一個不知在這裏呆了幾年的犯人。

牢服早已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亂糟糟的頭發和長滿大半邊臉的胡子幾乎把人埋成了稻草,看不出本來麵目。他所在的牢房偏偏離重刑犯的牢房非常近,每天都可以聽到施酷刑的聲音和犯人的慘叫,有時候還可以看到血肉模糊的犯人被獄卒拖過去。然而他卻好似看慣了一般,穩穩的坐在稻草堆上,眼神波瀾不起。若說這個人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便是在一叢亂糟糟的頭發和胡須下的眼睛。明亮的如同黑夜的星辰,夾雜著淡然與幾分睿智。

雖說已看不出本來麵貌,但是言行舉止都透露出一個文人身份。每到獄卒送菜送飯之時,那人都會向獄卒軟言幾句,討一壺酒喝。文人的嘴都是浸了蜜糖的刀子,罵起人來不帶髒字也可以把對方罵的背過氣去,可是奉承起來卻是受用的很。獄卒們在牢裏呆久了,被呼和罵慣了,聽這奉承話怎麼聽怎麼舒服。因此每次他討酒,獄卒們就給他,有時是一壺,有時是一碗。他也不挑,自己自斟自飲喝的極為陶醉。喝至興頭,有時還會拿著筷子敲著碗沿,唱上一首小曲。細聽時,都是在青樓花巷裏唱的淫詞豔曲,可偏偏就是這種曲子百姓們愛聽的很,牢裏的大小犯人們每當他唱曲時,都靜下來細細聽。也有時候他會唱一些他們聽不懂的曲子,曲罷忽然就抱著酒壺嚎啕大哭。

有時候有人會向他討酒喝,平時溫溫潤潤的一個人忽然就變成了吝嗇鬼,死活不給酒。一邊護著還一邊搖頭晃腦的說:“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三杯才知曉其中之趣,我這裏三杯都沒有,分得你一些,可不是連一杯都無?你們這些俗人,又哪裏懂得酒之趣味,不過是胡喝罷了,倒浪費了我這一壺酒。”

那些人就氣的大罵酸秀才,那人就嗬嗬的樂,罷了又自斟自飲一杯,搖頭晃腦的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

入冬的時候,牢房裏的人們突然聽到獄卒們說的一個消息,瞬間就嘩然了。原來開國功臣沐老的孫子沐子珣沐將軍回京任職了,還說皇上要他來這座牢房裏挑個人回去當管家,說是皇恩浩蕩。獄卒說起這事的時候都是一臉不可思議,雖說皇帝平時任性了些,但是也沒這麼個任性法,找一個犯人去將軍府?這倒是開創了曆史先例。

這事大家說了一陣就過去了,誰都沒有當真。直到有一天,聽到牢房大門嗑榔一聲響,一股暖洋洋的陽光氣息撲麵而來,大家正探頭看著哪個倒黴鬼又進來了,卻見獄卒在前麵恭恭敬敬的走著,後麵跟著一個穿著銀色鎧甲的人。那人身形很是修長,一照麵就有一股肅殺之氣。眉宇間冷漠而威嚴,也虧了這眉宇間的氣勢,生生把這秀美的麵孔中的幾分柔麗抹殺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身的英氣,像一支出了鞘的利劍。

牢裏的人不由得竊竊私語起來,想不到聞名天下的沐子珣沐將軍,竟是長得如此好看的一個人。沐子珣隻是漫無目的的走,麵上沒有什麼表情,淡漠而陰寒,周圍的人他一概沒有看。走在前麵的獄卒表情都苦出水了,隻覺得背後如芒如刺。走到最後一個牢房時,沐子珣不由停下了。那個蓬頭垢麵的酸腐文人正端坐著,微笑著看著他。見沐子珣停下來,他便端起了放在身前的酒杯,遙遙的敬了一敬,仰首喝幹。本是一副邋遢的連麵目都看不清的人,這一舉一敬之間,竟是帶了幾分風流,有些魏晉風骨的味道。

沐子珣定定的看了他一會,突然轉首對獄卒說:“就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