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垃圾,隻有放錯位置的財富。每個人都有無可估量的價值,重要的是你選擇當垃圾還是讓自己成為財富。
“說起文學,不得不說起年輕的著名作家朱斐的小說《未雨》,也就是這部小說,讓朱斐先生榮獲諾貝爾獎提名。在此之前,他已經是炙手可熱的作家。當然,對於如此年輕的人,我們不禁發起好奇心,想要知道他成長經曆。今日訪談請來的嘉賓是最年輕的作家——朱斐,掌聲歡迎。”一位大約三十七八歲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用洪亮的聲音說道。
這時候一個一個年輕的男人十分自信的走向前台,並且坐在嘉賓的位置。
“您好,朱先生,我一直很喜歡你的小說,你的作品我都有閱讀,而且也時常關注你的博客,我也算是你的書迷之一。與其說對你的作品著迷不如說對你本人更感興趣。誰都知道你是一個出色的小說家,然而,大多數人認識你不是從你的小說,而是從你火辣的性情,說不定吸引別人最多的不是你的作品,而是你人格魅力。像你如此年輕便如此有成就,想必曾非常努力過吧?”主持人字圓腔正的問道。
“我不知道我是否有過努力,”朱斐說道:“因為我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事情,僅此而已,如果說我跟別人有所不同,別人是想了沒有去做,我是想之後並且去做了。”
“你真謙虛,”主持人問:“偶然我在網上看到你的資料,曾在校期間,雖然你的成績很好,隻是時常有不良表現。我發現上麵說,從小學到大學,你的上學經曆似乎總伴隨被停課或者遭受處罰,你的博客裏也自稱‘遭受挫折的學生時代’,對此我很好奇,是不是因為你太過優秀導致你鶴立雞群?又或者那時候的教師對你不理解還是什麼,總之現在證明你是個天才,確實也做的十分優秀,不知道那個時候的你與現在成功的你有什麼必然聯係?”
“在許多時候我一直被看不起,”朱斐說:“現在之所以被許多人承認,是因為我堅持自己想法。我的確在學校經常打架,有同學被欺負,我就會挺身而出,首先要求欺負人的同學道歉,若不道歉,我就毫不猶豫的掄起磚頭把欺負人的學生腦袋打破。我記得有一次,我將一位教師的腦袋砸破,原因是一位女生回答不出問題,那位教師就侮辱她以及她家人,我覺得不對,就在上課期間我起身要求這位教師給那位女生道歉。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我神經了,那位教師更是對我不屑。我又大聲重申一遍,要求侮辱別人人格的人進行道歉,結果那位教師居然連我一起侮辱,於是我從書包裏拿出磚頭,砸破那位教師的腦袋,如果不是我成績好,也許當時就被學校開除。”
“朱先生從兒時起就有著強烈是非觀念,”主持人說:“大多數像您一樣大的孩子時也有著那樣強烈觀念,但很遺憾的是,沒有誰有你這樣激烈的舉止,你能說說為什麼嗎?”
許多人認為我的行為有些暴力,”朱斐接著說:“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想過,如果對於一些侮辱視而不見,以後會不會發展成打人呢?本身侮辱詆毀一個人就是用心歹毒,不去阻止,隻會讓其更為歹毒。人類發明語言不是為了侮辱別人,而一個人一旦總考慮如何用語言侮辱別人,那就已經準備好做最惡毒的事。如果都不阻止,這種歹毒的心隻會不斷擴散。道歉不是要求別人原諒,而是自我知錯的反省。許多人覺得我用暴力很可惡,很少有人知道,別人語言上的暴力才是真正的暴力。”
“你是說你從包裏拿出磚頭?”主持人問道。
朱斐回答說:“是。”
“這麼說你那時一直隨身帶著磚頭?”主持人好奇的問。
朱斐回答說:“不僅是那時,現在也一直帶著?”
主持人見朱斐的手一直伸向西裝內側口袋,開玩笑的口氣問:“現在也帶著,在哪裏,我見你的手一直在口袋裏摸索著什麼,不會是板磚吧?”
朱斐從懷中口袋居然真的拿出一塊磚頭,這讓主持人吃驚的張大嘴巴。朱斐說:“您說我自信,因為每當害怕的時候,我的手就撫摸這塊磚頭。也許您覺得好笑,但每當我觸碰到這塊磚的時候,我便不再害怕。我不曾對任何人講起,之所以我對很多事無所畏懼並且堅持做到底,就是因為當我想要逃避時,就可以從這塊磚上找到不退縮的勇氣,因此我無法無視自己內心,無法對眼前的事情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