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後記(1 / 1)

記得是五年前的一天,兩個同事在我辦公室玩,見我正起草公文,其中一個玩笑著對我說:“你這麼會寫,應該出本書。”我笑了笑說:“很想,但很難。”另一個說:“太天真了,你能出書,我拿手掌當鍋煮肉給你吃。”“好,我記住了。”不經意的幾句玩笑,讓我從此有了想出一本書的願望。

不過,愛上寫作並不是因為同事的這句話,而是自幼的一種愛好,再加上自己的心境和生活工作的環境有了改變。無意了仕途的企望,心裏更踏實,心情更平靜,加上對電腦操作的一步步熟稔,工作之餘的時間很充裕。多彩的世界給了我寫作的靈感,充裕的時間給了我寫作的機會,工作體會、學習心得、生活感悟、人文曆史、自然風光、還有親情友情,有意無意自然而然地在我的筆下彙聚。隨著“我們選用了你的這篇文章,請告知聯係方式”的留言逐漸增多,來自網絡的這份鼓勵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刺激了我的寫作欲望。換崗之後,接觸了眾多的弱勢人群,社會的畸形在我的腦海有了放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的寫作題材。

多愁善感是我與生俱來的缺點,向善包容是我一貫堅持的原則,健康向上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因為缺點難以改正,原則必須堅持,追求不想放棄,所以有了這一次次的寫作衝動,有了這一篇篇並不華麗的文字。我在寫作的過程中總能看到人性的本真,也能理解世俗的偏執,還能調整體會理性健康帶來的無窮樂趣!

我的寫作隻是自我陶醉,但是,自我陶醉未必不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與方式。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潛心文字寫作似乎是有點另類了,許多人並不理解,但這無關緊要,正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其實,這不也是一種豁達,一種境界,一種不經意中的成長嗎?

書稿付梓,得到了單位領導和諸多朋友的支持,特別是株洲網版主、知名作家陳建紅親自作序鼓勵,在此一並致謝。

201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