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3 / 3)

呂布接到密報之後,立即來找李肅,說如今飛虎軍已經全部被自己控製,可以投奔鎮西將軍,並且讓李肅向董卓轉交自己親筆書寫的一封效忠信,上麵還密密麻麻地摁著飛虎軍大小將領的指印,也算是將把柄主動交到了董卓手裏。

李肅聽完之後大喜,立即前往董卓大營報告。一向疑慮重重的李儒,又仔細地詢問了李肅有關呂布和飛虎軍的近況,得知呂布已經清洗了一遍手下將領,這才相信呂布是真的來投奔董卓。於是董卓命令李肅再次返回呂布營中,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彙合。

就在李肅前往董卓營地的期間,飛虎軍抓緊時間進行了全軍總動員。所有連長以上的軍官都參加了作戰分析會,各級對於如何掩飾攻擊意圖,接到總攻命令之後的作戰目標等進行了仔細部署,可謂是精心準備,隻等動手。

一直被蒙在鼓中的李肅,歡歡喜喜地返回了飛虎軍中,將董卓的密令轉告呂布。呂布表麵上一口答應下來,暗中卻立即將有關信息送至關羽處。他們倆親家繼續進行親密無間地進行合作,準備給關平和呂綺玲送上一份更加豪華地成婚賀禮。

按照雙方的約定,呂布於十二月二十四日率領飛虎軍易幟,全軍脫離鎮北軍團,開始向著指定區域行軍。

一向計謀多端的李儒,仍然擔心呂布詐降,於是暗中做下許多設置,防止呂布到最後來個臨陣突襲。比如說,要求呂布前往的區域位於董卓大軍向西撤退的大後方,而且要求飛虎軍始終與董卓的五萬多主力部隊保持距離。按照李儒的設想,將呂布置於己方和盧植大軍之間,可以形成絕對的威懾,也不怕呂布的一萬飛虎軍能翻起什麼浪花來。

而實際上,關平和胡非亞等人費盡心機地布置呂布詐降,求得就是能讓呂布綴在董卓大軍身後,在戰場態勢上最終形成前後夾擊的有力局麵。以往隻要蒼狼軍和飛虎軍略微一動,董卓軍便會像隻受驚的兔子一般朝著盧植方向靠攏,怎麼也難以形成前後圍堵的有利形勢。

按照關平的圖上推演,最利於飛虎軍發起攻擊的時刻,是在董卓接到盧植的撤軍命令之後,率先向著高奴方向移動的途中,遭遇關羽伏擊之時。而此戰能否大獲全勝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信息點,那就是董卓和李儒還不知道蒼狼軍如今的人數是整整三萬,而不是他們預想的隻有一萬人。

以關羽率領三萬精銳騎兵外加斷後的一萬飛虎軍,基本上可以將董卓將近六萬人的西涼騎兵擊敗,而行動的關鍵就在於突然和快速。

呂布的戲演到這個份上,就算仍然被人懷疑,但至少打消了董卓擔心西歸路上遭遇伏擊的可能。如果飛虎軍和蒼狼軍還是兩萬人,董卓還要擔心西行路上的安全,說不定會等待與盧植大軍彙合之後動身,現在既然有了呂布來投,此消彼長之下,董卓還有什麼好懼怕的?

為了堅定董卓趕緊返回漆縣的打算,趙興還提前通知馬騰做了一些手腳。作為鎮守西涼比較弱小的一方勢力,董卓始終在實力上死死地壓製著馬騰,趙興暗中與馬騰合謀算計董卓,也就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趙興讓馬騰出兵武威,將金城一帶造反羌人的餘孽向東麵驅趕,直到董卓的勢力範圍,也就是隴西郡和漢陽郡一帶。趙興相信,一旦董卓得知自己的大後方根基不穩,一定會急得火燒屁股。

果然,就在李肅返回報告呂布可以起事的前兩天,董卓收到了來自老家的急報,說是隴西和漢陽一帶發現造反羌人蹤跡,請求董卓速速派兵返回穩定局勢。

董卓接了密報之後,急得坐臥不寧,已經動了率先撤軍的念頭,卻被諸將勸阻了下來。大家都說不妨再等等飛虎軍那邊的動靜,說不定臨走之前還可以撈上一票。

都說機會主義害死人,真是一點不假。要不是董卓貪圖呂布那一萬裝備精良的飛虎軍,要不是董卓手下眾將領害怕遭受關、呂二人的伏擊,西涼軍說不定可以提前幾天動身返回漆縣,恰好可以免除一場無妄之災。

當然,這都是旁觀者的一番結論,對於局中人而言,誰又能看得如此清楚透徹?就連趙興,在時隔多年之後,都曾坦言自己沒有想到呂布竟然也會用計,輕鬆順利地獲得了第二次高奴大戰的勝利。

那麼,由關平、胡非亞等小字輩一力策劃,關羽、呂布全力出戰的第二次高奴大戰,究竟是什麼樣的場麵和結局呢?

盧植派出給董卓送信的使者,如同催命鬼一樣,在呂布率軍投誠的前一天晚上,終於“趕到”了董卓軍中。接到盧植關於各路軍馬撤回駐地的通令之後,董卓再也顧不上別的,立即決定第二日率軍返回漆縣。

第二日一大早,呂布按照董卓的命令,十分自覺地帶著一萬飛虎軍,向著西涼軍的側後方移動,準備跟著董卓一起返回涼州。

按照軍師李儒的要求,飛虎軍始終與西涼軍本部保持著二十裏的距離,就這麼不近不遠地跟在董卓近六萬大軍的身後,一路相安無事地經過三日行軍,來到了高奴以北的一處開闊之地。

心事重重的董卓,正與李儒商議著如何平複隴西和漢陽一帶的造反羌胡,忽然前鋒部隊派回探馬上前報告,說前方發現了敵蹤,懷疑是並州蒼狼軍出沒。董卓聽完之後,大為惱火,立即下令中軍和後軍全速前進,準備以雷霆之勢一舉殲滅這支敢於露頭的部隊。

上一次,董卓派出的前鋒部隊“飛熊軍”和“飛狼軍”便是在此處吃了大虧,被關羽和呂布大敗而歸。如今呂布已經歸於董卓帳下,隻剩下一萬人的蒼狼軍竟然還敢出來耍橫,董卓於是打算新帳老賬一起算。

如今,西涼軍中擔任前鋒將軍的是小將張繡。自從李傕和郭汜被鎮北軍梟首之後,葉雄已經隱隱成為董卓麾下排位第一的武將。不是其他武將不想跟葉雄爭奪,隻是大家感覺到當第一的風險太大,尤其是在麵對鎮北軍團時,第一猛將往往意味著要正麵對陣關羽和呂布這樣的猛人。在權勢地位和性命之間,樊稠、李蒙、王方、胡軫、段煨、張濟、楊定等人非常一致地選擇了性命。

張繡看著遠處已經列好陣型的蒼狼軍,心情十分凝重。出師以來,他一直奉行著師傅童淵的教導,按照低調做人的原則,安心在家侍奉老母,偶爾幫助叔叔張濟處理一些家族內部的事物,並未參與到天下紛爭之中。也不知董卓如何得知了他武功高超的事情,竟然親自前往張府折節下交,願意拜張繡為帳前將軍,也就是董卓的親兵衛隊長。

考慮到叔叔張濟一直以來對他母子的照料,張繡最終答應了董卓的招攬,沒想到這一幹便過去了七年之久。七年裏,張繡盡職盡責,充分展示了一名青年將領身上所具備的長處,就連一向橫挑豎撿的李儒和牛輔都覺得他不錯。這次出兵並州,依照張繡內心的想法,那是不來為好,可他嘴上不能這麼說,否則會得罪一大批想要積累軍功的將領。

想要積累軍功的前鋒將軍李傕和郭汜,如今已化作塚中枯骨,這麼顯赫的位置也沒有人再爭,所以被張繡撿了一個大便宜。望著遠處士氣高漲的蒼狼軍,還有領軍在前的幾員虎將,張繡隻覺得一陣滔天的殺意正在空氣中彌漫,於是他立即命令前鋒部隊停止前進,派出探馬向位於中軍的董卓稟報軍情。

張繡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雖然前麵攔路的蒼狼軍看上去人數不過一萬,但長期跟隨童淵在深山學藝的他,對於危險有一種類似於猛獸一般的直覺,他仿佛感受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威脅。如果現在是他一人在山中打獵的話,他一定會立即尋找一個隱秘的山洞或者茂密的大樹藏身,而不是將整個身體都暴露在陽光之下。

董卓聽到張繡的示警之後,很快帶著中軍感到了張繡身後。這時候,西涼軍已經聚集了四萬兵馬,後麵還有一萬多後軍,再後麵還有一萬新投奔而來的飛虎軍……

“葉雄、張繡聽令!命你二人率領三萬兵馬,將敢於攔路的這一萬蒼狼軍圍殲!”董卓沉聲向葉雄和張繡下達命令。

“在下領命!”葉雄和張繡應聲出列,各自帶著手下軍馬,緩緩離開董卓中軍,向著五裏外的蒼狼軍而去。

“重騎師聽令!組成鋒矢陣型,準備隨吾衝鋒!”以逸待勞的關羽,看到遠處西涼軍中分出一大部人馬前來,知道大戰在即,於是沉聲下令。

“輕騎師聽令,兩翼援軍包抄過來時,從正麵發起第二輪衝鋒,將西涼軍分割包圍!”關羽繼續下著命令。

按照飛虎軍和蒼狼軍的編製,一支兩千人的重騎師,四支兩千人的輕騎師,合計人數一萬。但在關羽下達命令之後,前出列陣的重騎師,忽然人數多出了一倍,竟然有四千人。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為了加強正麵對抗西涼軍的力量,呂布和關羽暗中對兵力進行了調整,原本屬於飛虎軍的兩千重騎兵夜被臨時劃撥到了蒼狼軍,而蒼狼軍則撥出一支輕騎師跟隨飛虎軍出戰。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胡車兒從五原南下所帶的兩萬黃軒騎兵,怎麼沒有和蒼狼軍一起行動?這也是關羽和胡車兒事先部署好的,為了麻痹西涼軍,關羽讓胡車兒帶著兩萬人馬就在不遠處的側翼埋伏著。

高奴一帶,處於黃土高原地區,到處都能尋到溝壑和丘陵,隱藏個兩三萬人十分容易。胡車兒就在距離蒼狼軍直線距離不超過十裏的一處地方潛伏著,隻等雙方大軍接戰之時,率軍從側翼殺向西涼軍,徹底打亂敵軍陣型,然後與後麵包抄上來的呂布軍一起,給西涼軍來個痛快。

現在的關鍵,就是攔路的蒼狼軍能否擋住三萬西涼騎兵的猛烈攻擊。而大將關羽,將要麵對葉雄和張繡二人的合力挑戰!

看著漸漸逼近的西涼騎兵已經開始了高速衝刺,關羽不再等待,立即下達了命令:“重騎師衝鋒!”然後一騎當先,催動胯下的寶馬“紫電”,右手順在身側,拖著久未飲血的青龍偃月刀,英姿勃發地向著葉雄疾馳而去。

關羽身後,四千重騎兵排著整齊劃一的密集陣型,像一根無比粗大的黑色鐵箭,攪動著空氣中嗜殺和熱血的氣味,毅然決然地迎麵撞向敢於挑戰的西涼騎兵。

頭戴掩麵虎頭盔,身著玄色甲胄,騎著通體淺紫色戰馬的關羽,渾身散發著劇烈的殺意,好似戰神下凡一般讓人不敢逼視。他胯下的紫電,盡管也披著厚重的馬甲,但仍然保持著四蹄輕盈,邁著勻稱等距的蹄距,“嗒嗒——嗒嗒”,向著背上主人虎目所攝之處,毫不猶豫地衝去。

遠處正帶著騎兵高速衝刺的葉雄,感受到了來自關羽毫無遮掩的戰意,於是也將馬頭稍微拔了一下,略微調整前進的方向,迎著關羽奔騰而來。葉雄身後也拖著一柄寬背長把的大刀,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泛起冰冷的寒光。

“殺!”關羽終於揮動了手中的青龍偃月。“嗬!”葉雄也鼓足全力劈出大刀。

“鏘啷——當!”兩柄大刀狠狠地在空中相逢,然後毫無顧忌地對撞在一起,激起了長長的一串耀眼火花!

關羽集畢生所學的一刀,氣貫長虹,就算對陣的人是呂布和趙雲,此刻亦不敢正麵硬撼。葉雄鼓足勇力阻擋的一刀,有去無回,平生從未遇到能硬接的對手。

電光石火的一刀對攻之後,關羽和葉雄的戰馬錯頭而過。關羽隻覺得右臂彷佛打到了鐵石,隱隱有些發痛,但並會影響他接下來衝入敵陣大殺四方;和關羽對撼過後的葉雄,感受比關羽更痛苦,他的刀鋒已經被關羽一刀劈成了兩截,胸口猶如挨了狠狠的幾槌,喉頭一甜,“哇”地一口吐出了氣血上湧受阻之後的淤血。

很顯然,雖然隻是正麵對陣的一招,關羽穩穩地勝了葉雄。

距離葉雄不遠的張繡,在看到關羽那柄成名許久的青龍偃月高高舉起時,便急忙扭轉馬頭,向著葉雄迅速靠近。雖然葉雄的武藝在西涼軍中高居榜首,但以他行家的眼光來判斷,年近四十的葉雄顯然難以抵擋住三十出頭的關羽致命一擊。

緊跟在關羽身後不遠處的黑甲鐵騎,沒有誰會去關注被關羽打傷的是將軍還是小卒,他們接受的訓練是將敢於阻擋在麵前的所有活物踩在腳下。所以,下一刻,已經受傷的葉雄,便驚駭地看到一道洶湧的鐵流毫不猶豫地衝著自己奔來,那整齊如一的進攻步伐和鋒銳的長槍,讓葉雄心中也泛起了陣陣的無力之感。

正當葉雄橫下一條心,準備揮舞著手中斷刀與迎麵而來的黑甲鐵騎決一死戰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側傳來一聲“葉將軍小心!”然後他便被人一把從馬背上提起,來不及說一句話,就順著關羽向前衝鋒的路線尾隨而去。

葉雄清楚地看到自己身體離開馬背的同時,有三根長槍同時取上中下三路,分別刺中了自己戰馬的前胸,腹部和馬頭,不等戰馬發出悲鳴,便被那道鐵流踩翻倒地。

萬分危急之中救下葉雄的張繡,此刻頭腦仍然保持著冷靜,他選擇了與關羽向前進攻一致的方向,跟在關羽的戰馬身後不遠處,剛好能夠避開身後黑甲鐵騎的追殺。就算是武藝高強的張繡,他也不敢一人與數千武裝到牙齒的重甲鐵騎當麵對戰。同樣的,呂布、趙雲和無敵的趙興,一樣不會做這種無謂的抵抗。

在裝備著重甲的千軍萬馬之中,一個人的抵抗不過是向奔騰的長河之中投入一塊石頭罷了。武藝高強的是塊大石頭,武藝平常的是塊小石頭,但最終都難以逃脫湮滅的命運。

關羽揮舞著被鮮血染得泛紅的大刀,酣暢地分解著敢於或者無奈阻攔在自己麵前的所有敵人。從發起決死衝鋒的那一刻開始,關羽的眼中就沒有了人間的七情六欲,在他胸中隻有一股浩然激蕩的鬥誌。有這股鬥誌在,關羽就可以一直殺下去,直到自己的**最終難以承受意誌考驗,或是累得虛脫,或者被敵人斬殺。

緊跟在關羽身後的張繡知道,關羽一定是在帶頭將西涼軍大陣鑿穿之後才會回頭,那時候自己和葉雄也就自然脫離身後滾滾鐵流的追擊。

遠處觀戰的董卓和李儒等人,原以為投入三萬人圍攻蒼狼軍不過一萬人的隊伍,在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可以戰而勝之,或者最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戰成平手。

然而,當關羽率領重甲鐵騎突入西涼軍的大陣之中,如同一柄做木器的鑿子般,迅速地將傷口切向他所立足的中軍時,董卓終於知道了黑甲鐵騎的戰力是多麼驚世駭俗,也明白了當日郭汜李傕的絕望和無助。

董卓立即命令作為預備兵力的兩萬多後軍全軍壓上,無論如何也要阻擋下黑甲鐵騎的鑿穿。“傳我將令,命令飛虎軍前來助戰,與蒼狼軍進行對決!”董卓歇斯底裏地大聲喊道。

前方兩軍尚未交戰的時候,呂布已經悄悄地將飛虎軍與西涼軍的距離縮短到了五裏之內。到了這時候,呂布才不擔心會被李儒等人發現自己有圖謀不軌的動向。更何況,李儒的注意力早已經被前麵攔路的關羽全引了過去。

向後疾馳而來的探馬一邊飛奔,一邊衝著呂布軍大聲喊道:“鎮西將軍急令,飛虎軍火速馳援,對陣蒼狼軍!”

“咻!”一聲利箭破空的聲音奔向傳令的親兵咽喉,下一刻他便不可思議地栽下仍然高速奔馳的戰馬。他到死也不明白,為什麼呂布會向自己射出一箭。

“兄弟們!立大功的機會到啦!千萬不能讓蒼狼軍將功勞全搶了過去,跟我殺啊!”呂布轉頭朝著身後的士卒放聲高呼。

“殺啊!”早已等得心急火燎地飛虎軍將士們群情激動,呼應著呂布的高喊,紛紛催動胯下戰馬,向見到獵物的猛虎,迅疾地衝鋒起來。

遠處隱匿的胡車兒,終於放下了那根舉了許久的“千裏眼”,以非常平靜的口氣對身後的族人們說道:“孩兒們,報答鎮北將軍的機會到了,跟我殺!”說完話,胡車兒第一個衝出了藏身的土丘。

“放箭!”高速疾馳的呂布,眼看著已經接近到了西涼軍的後方三百多步的距離,於是立即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唰——唰!”一陣遮天蔽日的箭雨劃過長空,如繁星點點灑向了還毫知覺的西涼軍後背。

“啊!”……“哎呦!”……“媽呀!”痛苦的慘叫聲在下一刻響起。

“放箭!”呂布仍然帶著部隊向西涼軍接近,於是又一輪箭雨撲向西涼軍。

“是飛虎軍!飛虎軍反啦!”終於有頭腦反應迅速的西涼將士在臨死之前放聲哀嚎。

“殺啊!活捉董卓!”呂布高舉著手中方天畫戟,一邊催動追月衝鋒,一邊呼喊著。

“殺啊!活捉董卓!”身後跟隨的一萬飛虎軍將士跟著放聲大喊。

本來還想看一出飛虎對蒼狼大戰的董卓,此刻再笨也知道自己中了呂布的詐降之計。氣急敗壞的董卓一把抽出腰中長劍,將身旁一臉驚愕的李肅劈成了兩截。“呔,豎子安敢如此負吾!”一劍殺了李肅的董卓猶不解恨,狠狠地破口大罵。

可憐的李肅,在史書中是他割下了董卓的頭顱,可在這個時空中,卻是他被董卓削了首級。要怪就怪這個時空中的呂布,有個名叫關平的好女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