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雲網革命(1 / 2)

吹吹牛皮,逗逗小姑娘,燕正雨一路就這麼晃蕩著,與周小梔一起回到了教室。

擱以前的燕正雨,肯定不好意思跟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肩並肩晃蕩。中二年紀的熊孩子,對喜歡的女孩子的表現,都是恐嚇、捉弄、惡作劇,就是不會和平共處。而往往這些作弄,卻讓女孩子們對熊孩子們生出更多厭惡來。

總結起來這就是中二年紀的熊孩子,最大的突出點,他們總是跟別人期待的方向,背道而馳……

教室裏沒有幾個人,大中午的,都去外麵玩去了。

閑著無聊,燕正雨從桌肚裏抽出一本曆史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中學一年級才開始學曆史,燕正雨手中的這本曆史書,全稱是《中國曆史第一冊》,講的是從三皇五帝時期,到第一次雲網革命時期,大約兩千多的曆史。

這兩千多年曆史中,最開始的三皇五帝已經成為傳說,然後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第一個朝代,夏朝。成湯推翻了夏朝成立周朝,西周覆滅後,東周分成兩段亂世,春秋和戰國,最後統一於秦朝。

秦朝二世而亡,楚漢爭霸,漢朝建立,隨後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依次傳承。《中國曆史第一冊》結束在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間,大約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這個時期,從英國開始,爆發了第一次雲網革命。

標誌著舊的曆史結束,新的曆史開始。

雲網革命之前,人類並未發現雲網,或者即便發現了,也沒有受到重視和大規模開發。故此,這段曆史與燕正雨老家地球的曆史,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普通人種田、爭霸的故事。

隻有些許細微的差別,譬如燕正雨老家地球的曆史,有很多神話故事。在這個地球上,卻沒有任何此類神話故事。所有類似的故事,都被考證為,是因為少數開啟了雲網的人類,做下的事情。

在古代,人類並不了解雲網的非凡,將這些人神話,頂禮膜拜。隨著雲網革命的開啟,所有神話全被從雲端打落凡間。

大家都明白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其實都是普通人,隻是利用雲網的先驅者而已。

“沒有神話了麼,真是有意思的世界。”

薄薄一本《中國曆史第一冊》,很快就被燕正雨一目十行看完了。這裏麵隻是簡單的介紹了各個朝代的更替,沒有事件總結,沒有起義分析,沒有政治說明,沒有重點介紹。就像是一本曆史大綱。

絲毫不夠嚴謹。

但也的確無需嚴謹,以第一次雲網革命為界限,之後的世界,和之前的世界,完全是兩個世界。兩者生產方式、戰爭方式、外交方式、文化方式等等,千差萬別,當曆史沒有多少借鑒價值後,自然也就沒人下力氣去講述曆史了。

“如果說第一次雲網革命之前,是普通人的世界,革命之後,那就是超武世界了啊!本質都發生了改變。”

《中國曆史第一冊》沒有介紹革命之後的曆史,燕正雨隻是根據從小的認知,朦朦朧朧知道一個大概。

大約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英國紡織工人凱伊發現了雲網。說實在話,曆史上發現雲網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大多人不知道怎麼利用雲網。凱伊在茫然一段時間之後,成功的找出了利用雲網幹涉正常世界的方法。

對陰爻、陽爻的編程!

1733年,凱伊完成了曆史上首次編程,編寫了一款叫做“飛梭”的軟件,這個軟件,可以讓他織布的時候,大大提高手速。他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身邊的很多人,但是有個難題出現了。

凱伊能夠看見世界的另一麵,雲網,普通人卻無法看見雲網,他說服不了別人來證明雲網真實存在。好在,當時的英國正處在對外殖民擴張中,整個社會對新事物的包容力很強,有一批人便投入到對雲網的開辟之中。

這批人,大多都是凱伊的同事,紡織工人。他們在紡織工廠秘密結社,“飛梭社”,研究雲網。三十年時間一晃而過,他們終於研究出結果了。他們發現,普通人想要看見雲網,需要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意念。

他們通過很多手段,終於讓飛梭社的幾位成員,看見了雲網。

1765年,飛梭社的成員哈格裏夫斯,完成了第二款軟件“珍妮”的編寫,珍妮是一款應用在紡織機上的軟件,生產出機器“珍妮紡織機”,能自動進行棉紡織作業。正是珍妮紡織機的出現,引發了世人對雲網的巨大關注,從此研究雲網成為常態。

第一次雲網革命浩浩蕩蕩的拉開了序幕。

在此之間,人們重新定義了世界:“世界具有現實、雲網二象性。”

對此,燕正雨的理解是:“嗯,這個世界嘛,就像老家物理學定義的‘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有波的特質,又有粒子的特質,既是波也是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