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大國危機(1 / 2)

1899年對於G國來說,注定是曆史上最不可遺忘的一年。

由於政治上的越加腐敗,以及一係列對外戰爭的失利,導致了G國近幾年來的實力遭到了嚴重削弱,曾經在歐洲戰場上稱霸多年的G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敗,與此同時,其周圍各國借助反對G國的侵略戰爭而強勢崛起,嚴重威脅了G國的國土安全。

年年的對外戰爭加劇了G國財政上的困難,甚至已經無力再為G國龐大的國防部隊支付軍費,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皇帝腓特烈一世決定增加G國各邦的稅賦,此舉卻遭到了以塞尼薩邦為首的反對派的極度阻擾,他們不願意為G國此刻的窘迫情況負責任,各反對邦民眾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要求推翻G國的君主立憲製政體,打造更為民主的議會製國家,並要求皇帝腓特烈一世立刻退位。

腓特烈一世趕緊派遣軍隊對各反對邦的遊行民眾進行野蠻鎮壓,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塞尼薩邦等地的民眾,遊行示威發展成了武裝行動。

1899年8月,以塞尼薩邦為首的5個自治邦脫離G國政府宣布獨立,並成立塞尼薩國,打出了“為民主而戰”的旗號對G國政府宣戰,同年10月,G國政府控製的埃利斯托地區,巴爾格林地區和塞維亞特地區的大部分城市相繼失守,情況十分危急。

1899年12月,塞尼薩反叛軍攻入巴爾格林地區重要的中樞城市基紐,時任G國巴爾格林地區最高統帥的奧賽維恩上將命令將潰敗的主力部隊收縮退往木拉爾,並將在木拉爾城組織防禦。

此刻,任誰都知道木拉爾市已經是巴爾格林地區G國政府軍的最後屏障,一旦木拉爾失守,則意味著整個巴爾格林地區都將落入反叛軍手中,而且G國政府管轄的首都大蘇伯林區的整個右側都將暴露在塞尼薩武裝麵前。

但是哪怕木拉爾如此重要,而G國政府卻拿不出哪怕多一個師的援兵了,各地都在打戰,政府軍兵力早已經捉襟見肘。此刻駐守木拉爾的政府軍隊除了從基紐潰敗下來的巴爾格林集團軍第4、7、13步兵師、第38炮兵旅殘部和原駐守木拉爾的巴爾格林集團軍第12步兵師,還有剛從蘇伯林調來的兩個炮兵團和一個騎兵旅共計59000餘人,更為嚴重的是他們的補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缺少足夠的槍支和彈藥。而他們所要麵對的敵人,是塞尼薩約計143000人並且裝備較好的主力部隊。

1900年1月4日,塞尼薩反叛軍進抵木拉爾城外70裏。

1月5日,木拉爾守軍前沿陣地與塞尼薩武裝交火。

1月14日,塞尼薩武裝完全占領木拉爾郊區的陣地,並從西南北三麵包圍木拉爾。

1月17日,塞尼薩武裝通過激烈的交火已奪取木拉爾大部分地區,奧賽維恩被迫率領殘部退守在木拉爾東部地區。

1月17日,G國,巴爾格林地區,木拉爾。

夜色悄然而至,順著微弱的月光,隱約還能看見木拉爾城那破損的想不起昔日模樣的建築殘垣中升起許多還未消散的戰火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