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自在一行人在午後繞了半圈來到北大門,沿著玉蘭路疾行。
玉蘭路的一頭是天瀾城,另一頭連接著南玉城。天瀾城和南玉城都是處於大陸偏南方,氣候溫暖舒適,兩城在安瀾大帝時期屬於南越王的封屬之地。南越王地區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暫、冬夏漫長。春季幹旱多風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較寒冷,幹燥少雪;秋季是最好的季節,秋高氣爽,溫潤宜人。南越地區的季節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奇妙之處,也是南越地區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植被茂盛,物種豐富,四季之時都能見到不同的景色,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煩悶。
寧自在他們在疾行趕路,想要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家客棧可以居住過夜。但是在路上突然遇到了一個人,一個和尚,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後兩人成為一生的摯友。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一句千古傳誦的強盜攔路打劫話語今天又一次出現在鏢局眾人麵前,大夥都不禁一笑,見過打劫的,沒見過這樣打劫的。雖說鏢局行走會見到各路豪傑,強盜柳綠林好漢,也不願和他們結仇,但是並不是害怕他們,而是鏢局遵行‘以和為貴’。因為他們看到了太多的廝殺和死亡,遇到了太多的襲擊,見到了太多的流血,而他們的職責僅僅是保平安,所以他們不管處理任何衝突和突發事件,總是以和為貴,以和平解決、和氣生財為主導精神,鏢局也始終堅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神包括處理好與官方、地方、賊方的關係。
可是眼前的強盜真是非同凡響。大路中央站著兩個人,兩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人扛著一把大刀在肩上,刀口鋥亮;一個人拖著一把大刀,大道還沒有開口。兩人就已經形成鮮明的對比,一種異樣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是兩人就這樣開始打劫。而且就連這兩個人都很特別,一看就是一對雙胞胎,不知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
以和為貴。鏢局處事不變的法則。
吳俊寶沒有因為眼前特立獨行的兩個人而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主動向前,說道“兩位道上的兄弟,在此攔路,如果有什麼難處盡管說出來,盡管說。大家在江湖上行走,都是很不容易的,彼此相互在幫助,多個朋友多條路,隻要我們能幫得上忙的一定竭盡全力,大家不要傷了和氣。”
扛著大刀的不由說道,“大師說過,雁過拔毛。”
哄得將大刀放下來。
“不對,大師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明明是寸草不留。對,就是寸草不生。”拖著大刀搶說道。
“雁過拔毛。”
“寸草不留。”
“雁過拔毛。”
“寸草不留。”
兩個人完全忘記他們站在路上的目的,兩人不斷的爭執起來。
這還是打劫的嗎,寧自在他們麵麵相覷。“兩位兄弟朋友,有話好好說。我們急著趕路,隻要能幫得上忙的,再說不辭。”
打劫之人還是完全不理吳俊寶,自顧爭吵。
“既然兩位朋友沒有需要幫助,那我們就過去。走。”吳俊寶揮手前進。
吳俊寶剛要前進,兩個人大刀一揮,一起說道:“誰同意你們過去的。”
“雁過拔毛。”
“寸草不留。”
見到不可理喻的兩個人,吳俊寶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拿出武器,準備強行衝過去,即使有傷害也沒辦法了。
嘩啦啦,刀叉劍戟,鏢局眾人拿出武器,寧自在也拿出自己的寶劍。
不遠處有一小和尚正躺在草叢上,嘴裏叼著一根草,翹起二郎腿,一抖一抖,在曬太陽,好不悠閑。“真是兩個蠢蛋。像我這樣英明神武的人,怎麼會選出這樣的徒弟,真是笨死了。還雁過拔毛,還寸草不留。這話我有教過嗎,我怎麼沒記得我說過這些話。這兩個蠢蛋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兩句話是從哪裏學來的,回去要好好問問他倆。這兩人肯定是在故意欺騙我,不行,我非要好好收拾他們,敢欺騙我。真是不想活了。”
小和尚吐出嘴裏的小草,整理一下僧袍,滿臉憤怒的走了出來。
“阿彌陀佛,各位施主,放下屠刀,勝造七級浮屠。各位鏢局的施主,這兩位小施主和我有些淵源。兩人人小年輕,受到不明人物的影響,居然膽敢興起打劫之事,令人十分心痛,小僧回去一定好好請佛祖教誨他倆。不知可否看在小僧的麵子上,今天之事就此揭過,小僧先在這裏謝過各位。阿彌陀佛。善哉善哉。”